還別說,跟方大集團很像的某想品牌真的做到了,不僅收購了ib個人電腦業務,還收購了手機師祖摩托羅拉。一時間,某想風頭無二。然鵝結局很喜感,至少在國內,摩托羅拉已無聲量,某想的手機,早已不在主流手機廠商之列。
陳大磊這人很有魄力,他要做的事,很少有不成功的。<的談判繼續了。
訊息也傳出來,兩方洽談甚歡,已經幾近達成協議,就等簽署了。
畢竟是跨大洋收購,所以傳遞訊息的速度慢了一些。估計要等到12月份才有確切簽約的訊息,不過即便是這樣,也足夠刺激市場了。<了!”<?那不是世界五百強嗎?”
“什麼時候方大集團這麼厲害了?”<的,足足花了兩萬多塊錢啊!九十年代的兩萬多塊錢!”
“有錢人啊,九十年代就捨得買兩萬多塊錢的電腦!”<不應該啊,也沒聽說過有啥傳聞它要破產啥的,怎麼方大集團就能收購它呢?”
……
這些是線下、民間的談論,都為方大集團感到震驚。
當然了,很大一部分談論也間接為方大集團做了廣告,方大電腦的銷量蹭蹭蹭地往上漲,瞬間出現一個銷售的小高峰。
然鵝,在網上很多人都笑翻了。
因為在貼吧裡,有人給出了真相:“方大集團絕對是走了一步臭棋,ib有個傳統,就是剔除不賺錢的業務。既然ib出售個人電腦業務,說明這個業務是真的不賺錢。對於ib公司來說,這方面入不敷出就不如賣掉。從總體趨勢來說,個人電腦也是日落西山的行業了。
而方大可能考慮到其個人電腦業務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ib苦於代工成本高,運輸成本貴這個問題,方大都能解決。而個人電腦業務附帶的其他增值業務能夠有助於方大的國際化程序快速推進。<個人電腦業務會給方大集團背上巨大的包袱,小馬拉大車,遲早是要出問題的。”
這個帖子下面,一堆人謾罵嘲諷的,說這人是給國產品牌抹黑。
但只有方既明知道,這絕對是真理。
蛇吞象就沒有成功過的,最終只能消化不良,背上巨大的負債。
就算消化了,那也是幾年後的事情了。
現在神州已經追得那麼緊,利潤早已超過方大集團,可方大集團還讓出幾年時間來,這不是等於直接舉手投降嗎?
說實在的,方既明樂得見對手出這一昏招。這樣一來,等同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個人電腦業務之後,在全球的個人電腦業務排名上升,那又怎麼樣?這叫賺了面子,輸了裡子。真正算起來,方大集團非得把國內的收益去補貼國外才行。不這麼做,白頭鷹那邊的個人電腦業務鐵定支援不下去。
然後,還要花幾年時間梳理清楚渠道,方大集團才能替換上自己的銷售。
但那個時候,已經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了。方既明根本不會怕方大集團,只要它收購ib,那就等於失去十年,還是最輕的。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