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既明有點無語,這個說法還真的是厲害!
“怎麼樣,拍電視劇練手的感覺?”方既明正色問道。
沈俊偉想了想,說道:“還行,就是比電影的節奏快很多。”
“那必須的,電影才幾個鏡頭?”
方既明很清楚,電影的鏡頭對比起電視劇來說,差太多了。
電影的鏡頭,都是精心打磨的,要把最精彩的一面映在大螢幕上。可電視不一樣,電視的鏡頭太多了,幾集下來,鏡頭就能比電影多很多——畢竟時長在那裡放著。所以,這要求導演在三四個月內拍完,就必須要加快節奏。
不然的話,劇組估計預算要不夠了。
如果前面拍得好,後面拍得爛,虎頭蛇尾的話,也是很容易被觀眾棄劇的。
所以,這就要求導演必須有一個很強的掌控能力,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又快又好地把電視劇拍出來。這其實對演員也好,對導演也罷,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所以方既明才說,沈俊偉怎麼還“過勞肥”了?
“電視劇其實還有很多東西能學習的。”沈俊偉認真地說道,“表演的技巧,也要跟電影的區分一下。”
“嗯,還有感想嗎?”
方既明其實帶著點考試的意思了。
“最關鍵還是掌控節奏。”沈俊偉苦笑道,“如果沒經驗,就會很拖沓,容易把電視劇拍成電影。不是說不行,但越到後面,就會發現預算越來越不夠。”
“嗯,你還算是練出了一點東西。”方既明說道,“一個導演最重要的,還是掌控節奏的能力,讓整個劇組隨著你的意志去轉動,然後形成一部片子。不管電視劇也好,電影也罷,節奏都是最重要的。”
這其實是很唯心的東西,節奏你怎麼能看出來?畢竟不是音樂,有明顯節拍的。
但懂的人自然懂,影視劇是有節奏的。節奏好的影視劇,能讓人慾罷不能。
就好像一本小說,節奏好的話,能讓人一口氣看下去,中間都不帶停頓的——因為已經讓人沉迷其中了。
電視劇也一樣,節奏好的電視劇,會每一集留點懸念,然後讓觀眾願意一直看下去。如果是每天播兩集的,還用預告片讓觀眾心頭癢癢,迫不及待要等到第二天再看。這種心情,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方既明小時候看電視劇就是這樣,巴不得快點到第二天,然後看下一集。
這就是電視劇的節奏,如果節奏好的話,帶動收視率是分分鐘的事。
現如今電影市場被衝擊得很厲害,唯獨電視劇市場,還在蓬勃發展——中國人兜裡有錢了,每家每戶都能買得起電視機了,這就提供了更多的收視率和收視人群。再加上廣告商願意投錢,這就讓電視臺必須引進好的電視劇,讓觀眾停留得更久一點。
怎麼說呢?
電影的上限高,但電視劇的下限高啊!
電視劇隨便拿一部過來,都能賣個不錯的價錢,收回成本不是問題——前提是製作要精良。
但電影不一樣,這是要觀眾掏出真金白銀的,這就非常困難了。不是好電影,哪裡能讓觀眾心甘情願走進電影院?!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