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足球》的宣傳很火熱,很多觀眾都充滿了興趣。
但方既明卻並不在意,現在他只想著把《武狀元蘇乞兒》的剪輯做好,後期做好,配樂做好,然後送審。
為什麼方既明這麼著急呢?
很簡單,他不是學生了,他現在要正式“出山”,掌管名下企業的發展方向。
創新,那是必須的。
而且,必須讓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這樣的企業才有未來。
如果一個方向上創新沒跟上,方既明會原諒他們。但是,在創新基礎上還沒能創新出自己的東西來,那方既明可容不得他們了,這是戰略性的失誤!
好比當年諾基亞,最戰略性的失誤就是沒跟上理念的發展,被禁錮在了舊思維裡。隨意問一個消費者都知道了,觸屏的影響力,絕非鍵盤手機可比的。任何一個消費者看到能用手指就滑動的螢幕,一整塊大螢幕的震撼,比什麼都來得強。
可總有一些人嘴犟,說什麼鍵盤手機最方便。然後,這些人最後被拋棄成了非主流了。
即便後來諾基亞潘然醒悟,想要在觸屏手機上面發力,但錯過了風口期,再加上塞班系統跟不上潮流,沒辦法多點觸控,還不能真後臺切換應用,這就讓諾基亞喪失掉最佳追趕時機。很多人都說,諾基亞可惜了。其實方既明知道,諾基亞這是飄了,認為自己是行業龍頭老大,根本不用怕哪個競爭者,失去了進取心。
一個失去了進取心的企業,一個沒有創新動力的企業,早晚會栽的,這是定律。
所以,方既明吸取了教訓,不斷逼著企業去創新。
到目前為止,各個企業的創新精神還是不錯的,不敢說顛覆行業,但最起碼不時有新鮮的功能出現。
這是一個很好的兆頭。
其實跟電影一個樣,你老是一個套路,人家能猜到,那有什麼意思?
所以電影必須反轉,再反轉,你永遠走在觀眾前面,就能帶著觀眾的思維,最後贏得票房。
電影也是需要創新的,哪怕是微創新,那也是創新。
潮流行當的消費者最不能接受的,是一成不變!
包括影視也好,音樂也罷,抑或者是網際網路,那都是屬於潮流圈的。這跟飲食不一樣,飲食你可以說,就喜歡一道菜,能吃十幾二十年,味道不能變。但影視、音樂和網際網路這些潮流圈不一樣,必須要推陳出新,才能吸引消費者。
當然了,創新也未必是好事,創新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質量。
質量不好的創新,那比不創新還差。
“方導!”
沈俊偉過來了,走進了剪輯室。
“胖子,最近又胖了啊?”
方既明笑道:“做導演能做到你這樣,也是厲害了。這麼辛苦的工作,你還能胖了……”
沈俊偉苦笑道:“這不是想著辛苦,多吃點補償一下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