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是你要求高。”
方既明一語道破天機。
顧弘業憋紅了臉,說道:“我這不是想做得好一點嘛,主要是找來的人,都沒有童音的感覺,這能給二三年級的學生配音嗎?”
“所以,你還要試音?”
林辰皓有點詫異了,“你對質量這麼執著嗎?”
顧弘業正色道:“如果製作不出來精品,那麼我寧願留它放著。做動畫片,任何一個環節出錯,就有可能導致滿盤皆輸。既然結果那麼壞,我留著它說不定還是好事。”
這個理由,讓於洋都佩服了起來:“顧董,你是做大事的人。”
方既明鄙夷地說道:“我在片場也是這麼要求你們的,不見你們這麼說我?”
孟光熙補刀道:“那哪能一樣呢,你那是在訓我們,顧董是在訓人家,能一樣嗎?”
被狠狠扎心的方既明,決定冷笑應對。
其實這也是人性。
好比周星馳,因為在片場的認真,不符合心意就重來,被打擊到信心的演員就說他是片場暴君。可沒跟周星馳合作過的演員呢,都羨慕周星馳的電影嚴謹,搞笑都經得起推敲。這樣的電影,能捧紅很多明星。
你看看,多現實。
哪怕是觀眾,都是撐周星馳的,因為電影好看啊!
但電影好看的代價就是——不斷試錯。
天才如周星馳,都不知道他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感覺。不斷試錯之後,他就能逐漸摸索出來。然而,周星馳也要破功了,因為娛樂圈的風氣日漸浮誇,小鮮肉、小花旦已經不耐煩再重複演一個片段了,所以,《西遊伏妖篇》才慘遭滑鐵盧,《新喜劇之王》才讓周星馳的名聲掃地。
沒辦法,觀眾早已先入為主,習慣了周星馳的喜劇風格。
而周星馳的喜劇風格,又是別人沒辦法輕易模仿的。
你跳不出框架,你的電影就要捱罵。你跳出了框架,演得不搞笑,一樣捱罵。
於是,有人感嘆,不僅僅是成龍,周星馳的時代也過去了。
事實果真如此嗎?
當然不是。
只不過是觀眾喜新厭舊,而且也貪圖新鮮,更加貪圖帥氣和美貌罷了。
所以,周星馳妥協了,他用了新人,只可惜新人撐不起他想要的電影。
要想重現《功夫》的輝煌,估計是不可能了。
人性啊,太難琢磨了。
方既明感慨著,這還是一個宿舍的。要是他捧起來那些女明星,是不是也在暗中吐槽他的“暴君”行徑呢?估計是一定了……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