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就看著,看看神州和漢風到底在搞什麼鬼。
事實上,很多人還不相信神州、漢風願意共同開發技術,還共同使用。畢竟這是兩家公司,肯定不夠一家公司方便,甚至還會牽扯到利益。殊不知,神州和漢風,早就把利益劃分好了,沒有誰佔便宜,誰吃虧的說法。
實際上神州漢風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呢,相當於獨力的一個公司,神州、漢風都需要向它採購晶片,運用它的技術。這樣一來,就保證了合作的穩定性。只不過呢,其他廠商也可以到這裡買晶片,買技術。當然了,最高階的技術,只能是神州、漢風自己使用。比如,最高階的晶片。
所以方既明斷定,很多友商是不會用神州漢風科技研究有限公司的技術的,因為他們需要追求效能。
不是神州漢風科技研究有限公司不賣,是人家不用。
當然了,也肯定會有人使用的,這就給神州漢風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帶去了盈收。只要有盈收,那麼這個公司就會繼續運營下去,繼續研發下去。
宋正坤帶著徐助華,參觀了漢風的管理、生產……
徐助華呢,則像小學生一樣,真的掏出個筆記本來,在上面寫寫記記的。
遠在燕京的方既明,則還在完善《唐伯虎點秋香》的分鏡頭,準備放寒假的時候,回金華拍攝。
是的,《鹿鼎記1》已經創下了驚人的票房記錄,還沒半個月,就突破了一億五千萬的票房,正在向兩億票房邁進。這一個結果,很多人猜到了。
以為電影市場復甦的圈內人,迫不及待地修改檔期,然後搶著上映,結果很多又淪為了炮灰。
除了《鹿鼎記1》之外,還有那一部主旋律的戰爭電影,其他電影票房都沒有一部超過五百萬的,虧到姥姥家了。
最緊張的還是陽光傳媒。
《刺王劍客》的兩億五千萬票房記錄,眼瞅著要被破掉了。
曹廣福罕見的沒有發脾氣,反而有點感慨:“看來,方既明是大勢已成,誰也沒辦法再阻擋他了……”
李鍇誠有點不是滋味,雖然《刺王劍客》在海外的票房還行,拿到了幾千萬的海外票房。可算起成本,還是沒有能回本。估計還要賣一點光碟,再賣一點版權,才能勉強回本。沒辦法,這投資太大了。
“曹董,我們接下來的東南亞巡迴上映計劃,還繼續嗎?”
李鍇誠的問題很尖銳,這繼續的話,就要花費更多的宣傳經費。雖然有可能收回票房,但花費那是實打實的。
曹廣福說道:“當然,都到這裡了。對了,我們還差多少沒回本?”
“起碼還得要一千萬美刀的票房。”李鍇誠無奈地說道,現在海外票房只賣了四千多萬美刀,如果要是論回本的話,必須要賣到六千萬美刀才行。
“那就繼續上映,東南亞上映完了,去歐羅巴。”曹廣福沉聲說道,“還有光碟,都要賣!”其實曹廣福根本不理解,為什麼武俠大片,居然比不過方既明的喜劇?!海外票房,居然差了那麼多!!!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