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俊豪是知道的,隨著網路售賣電影票平臺的搭建完成,每售出一張電影票,就能有固定2塊錢的抽成,這樣的話,一旦票房超過兩千萬,按照中國平均一張電影票12塊錢來算,這就賺三百多萬了!這相當於抽成15!
當然了,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也有線下售票的,網路售票能有十分一也不錯了。但就算是十分之一,收入也有三十多萬一部電影!中國一年上映超一百部電影,就算一部只能賺十萬,這都是一筆鉅款了。
所以說,擴張就對了!
哪怕是一時間虧本,以後都是會賺的。
這不,康俊豪一行動起來,也是很迅速的。在方既明坐飛機的時候,康俊豪就找來了交行、招行等銀行的負責人,擺出資料,列出盈利前景,希望能多拿貸款。
結果呢,這些銀行負責人扭扭捏捏的,不肯給錢。
是啊,盛海不知道多少網際網路公司都瀕臨倒閉,貸款都還不上呢,銀行早就收緊銀根了。但hao123是例外,因為早就擁抱了移動夢網,跟飛訊、百度一樣,hao123上面的資訊每個月都能大賺特賺的,盈利不是問題,只是全國鋪開網點還力有不逮罷了。
最後,還是中信銀行魄力大,居然肯給hao123三千萬的貸款。
中信一發話,交行也給了一千萬的額度,招行給了一千五百萬。
總算是覺得辦成此事的康俊豪,抹了抹頭上的汗。
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攻城略地了。康俊豪自己,都要負責江浙蘇等地區的三線城市,更別說其他高層。他們的方式就是,一家家院線去談,而且給優惠,給補貼。這也是方既明發明出來的招數,要培養使用者網上購買電影票的習慣。
這不,一張12塊錢的電影票,在網路上買,只需要半價。要是冷門場次,甚至還有三折……這裡面的活動,是網路購票的優惠,但hao123跟電影院結算的時候,卻是按照12塊錢結算的。
所以說,這是一場標準的燒錢大戰!
但這錢,燒得其所。不僅能打通網上售票平臺,還能打通飛訊支付的使用度,一舉兩得。
方既明的野心,當然是網路支付這一塊。單單是那一筆龐大的資金冗餘,這就是天然的護城河!看看上輩子的阿里、騰訊就知道了,因為佔據了支付的大頭,國內幾乎沒有能跟他們對抗的公司了。
後面阿里、騰訊在投資領域打得不可開交,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爭奪支付份額。
利益驅動,沒辦法的事。
方既明能做的,就是夯實根基,在未來移動支付領域上,搶奪先機。只要使用者形成了習慣,再加上軟體體驗良好,沒理由不用飛訊支付的啊!
當然了,現在要做的就是打通線上購買電影票的平臺,形成全國統一的平臺,這樣才能賺錢。
上輩子的貓眼、淘票票、糯米、大眾點評……無一不是這樣起來的。
燒錢培養使用者習慣,這是網際網路商業的不二法寶。
有流量,才有錢賺啊!
不然的話,你以為網際網路公司都傻啊,拼死拼活地燒錢,就為了給使用者送溫暖?開玩笑,看看滴滴一統江湖之後,收費上漲了多少?看看美團成規模之後,怎麼壓榨商家和騎手?平臺都是這樣的,前期砸錢,不過是為了搶市場。後期呢,就各種暗地裡撈錢,只為了盈利。
別的不說,新一輪的生鮮大戰又開始了。
好評網在行動,而院線那邊卻還在權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