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別再畏畏縮縮,
太多的藉口,
太多的理由,
別再問我難過時候怎麼過,
或許會好好地活,
或許會消失無蹤,
你在乎什麼……”
這是一首極為上口的歌,很多觀眾一聽這片頭曲,就“愛了”,再加上片頭曲配上的精彩劇情,他們更加期待了。
“這部戲看起來不錯啊?”
“就是演員沒一個看起來眼熟的。”
“歌挺好聽的,不知道有沒有磁帶賣。”
……
第一集,就是劉病已出生遭到的劫難。
袁正偉用的是倒敘的手法拍攝的,這也是方既明要求這麼剪輯的。
一開場,就是孟光熙飾演的劉病已,在街頭上鬥雞走狗,一副小混混的模樣。但是,這又是一個很善良的小混混,劉病已在贏了錢之後,在郊外看到了一個農民,見他衣衫襤褸,直接把贏了的錢給他了。
這一幕,立即給觀眾營造了一個好人的人設,觀眾對劉病已的好感度直線上升。
然後,就是透過監視自己的人,聯想到了自己的身世。那是他出生的第一年,衛太子造反,漢武帝判處了所有人,唯獨留下他這個嫡孫……
這樣的劇情,瞬間引起觀眾的同情。
最後,是青梅竹馬的愛情了。
你看,宮鬥+愛情的主題,這絕對是妥妥的爆款啊!
上輩子的瓊瑤劇《還珠格格》,不就是宮斗的鼻祖嗎!人家火得一塌糊塗,就是因為宮鬥屬性嘛。還有tvb的《宮心計》,內地的《宮鎖心玉》、《步步驚心》、《如懿傳》什麼的,能火全都是宮鬥劇屬性。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看宮鬥劇?
那是因為權謀論調在中國確實吃香,有人把宮鬥劇視為辦公室晉升指南,有人看作女性情場勝出秘籍,有人沉醉於男女主角的纏綿情愛,有人羨慕女主角榮登高位的霞光萬丈……反正,都有自己的理由。
但事實上,真實的宮鬥劇根本沒有這樣的情況,反而是直接暗藏殺機。就好像劉病已的髮妻許平君,就是在宮鬥中被毒殺的。出手狠辣,而且沒有道理,這才是宮鬥。還有劉病已和霍光之間的明爭暗鬥,那才是真正的鬥爭。
或者說,中國人喜歡與天鬥,與地鬥,更喜歡跟人鬥。這才是宮鬥劇火爆的內在原因吧,不僅僅是好奇什麼的。
不管怎麼說,《少年大漢天子》的第一集,就吊足了觀眾的口味,或者說觀眾被這種“另類”的電視劇吸引了。很多不喜歡看歷史劇的觀眾,看了前面的都挪不開眼睛了。
“那個誰……《少年大漢天子》的實時收視率多少?”
這天夜裡,值班的領導恰好是副臺長莫笳森,他裝作不經意地問道。
“莫臺,剛剛過去一個小時的收視率出來了,省內收視率38,全國收視率還不知道。”統計的同事說道。
莫笳森一愣:“省內收視率好像也不錯啊?”
確實,一般來說,江浙衛視的晚間劇場省內收視率都是在30左右,只有不錯的電視劇才會去到40左右,這裡面上下浮動就是10個點。但沒想到的是,這《少年大漢天子》居然收視率不錯!
“莫臺,這其實也算正常吧,畢竟昨天剛剛大結局的那部戲,收視率去到了40的,這算是觀眾的習慣性收看。”同事只能實話實說道。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