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宣帝這樣開疆擴土的功績,卻在歷史上名聲不顯,為何?
因為這是一位不“獨尊”儒術的皇帝,治國之道以“霸道”“王道”雜治,儒家不喜,所以大肆宣揚漢元帝,也就是劉病已和髮妻的兒子。這位漢元帝,才算是儒家奠定歷史地位的推波助瀾者。漢武帝不過是為了大一統的需要,才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而已。
到了漢元帝時期,儒家一家獨大了,自然對漢元帝大書特書。咳咳,可惜這位漢元帝好儒術來,為人卻柔懦,又寵信宦官,導致皇權式微,朝政混亂不堪,西漢由此走向衰落。
歷史上儒家對漢元帝的讚美,是超過漢宣帝的。
然鵝,在這網路時代開端,漢宣帝終於“平反”了,開始被網友推崇起來。這也是因為中國人腰桿開始挺直,開始重新拿出自己厲害的老祖宗來——老祖宗都這麼厲害了,我們還能比老祖宗差嗎!
也是由於一則預告片,大家開始透過百度百科等途徑,才第一次瞭解到漢朝。也對,中國人對明清歷史更熟悉,至於漢朝,能認識個漢高祖、漢武帝和漢光武帝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了,由於網民的數量比例還太少,網民的熱議並不代表電視劇就火了。
這還是方既明引導輿論後的效果,但線上對比線下,人數比例還是太少了點。
這不,線下對這部電視劇的感觀平平,因為——不熟悉啊!
就好像真正的“忠實觀眾”,他們對待一部電視劇的感情就是:哦,放新片子了啊?那看看吧。
至於好不好看?
他們又不會真正發表什麼意見的,最多是跟鄰里鄰居說一句,或者在看電視的時候隨口評價一句給家裡人聽到而已。
所以,還得看收視率和市場佔有率。
嗯,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收視率,指在某個時段收看某個電視節目的目標觀眾人數佔總目標人群的比重,以百分比表示。而節目佔有率呢,就是在選中的觀眾家電視機上安裝一個機器,這樣就可以檢測到所收看的電視節目了,從而推算出節目的佔有率,也就是觀眾看什麼的多。
只是這兩個資料,得等到電視劇播出才知道。
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流逝,很快就到了10月20日。
這一天晚上,袁正偉是坐立不安,焦急地看著江浙衛視,等待著晚七點半的電視劇播出。
隨著一首膾炙人口的《太多》傳出,《少年大漢天子》正式開播了。
“將愛情肆無忌憚的揮霍,
心都碎了,
還要計較些什麼?
無論你想要什麼,
都讓你帶走,
如果你覺得自由是快樂,
愛是犯了軟弱成就的差錯,
又何必在乎別人,
怎麼看,
怎麼說,
太多的藉口,
太多的理由,
為了愛情,
我也背叛了所有,
如果你想離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