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報酬是一萬。如果需要其他費用,我會另外支付。”方既明說道。
蔡雨澤很想開口說,這錢有點少。但他現在真的囊中羞澀,考慮了一下說道:“要多長時間?”
“得看你的速度了,我覺得越快越好。”方既明說道。
蔡雨澤權衡利弊之後,覺得自己都快揭不開鍋了,只能面對現實低頭:“行,方董,那我們什麼時候開始?”
“彆著急,今天你先跟我秘書籤個合同,然後我聯絡好錄音棚,你看看我寫的曲子,要怎麼編曲。準備了兩天,估計就能開始了。”方既明說道。
蔡雨澤點了點頭,他也怕方既明不給錢。
畢竟,東方夢工廠現在還是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公司,連框架都沒搭好,就一個草臺班子而已。財務,都還是百度那邊代為管理的。
為什麼呢?
按照方既明的設想,現在弄一個影視公司也是浪費。一來,招不到真正的人才。二來,現在公司也沒其他業務。等公司真正有電影上映了,火了,那會再慢慢謀劃也不遲。
兩人交流了一番配樂的知識,雖然方既明的“專業水平”讓蔡雨澤很不適應,但方既明每每提出來的創意,卻讓蔡雨澤若有所思。不說相談甚歡吧,但在一個小時的交流中,方既明算是確認了,蔡雨澤果然有比較紮實的配樂功底。但是呢,也就紮實而已。
說白了,就是沒啥好創意。
而音樂,不是基礎紮實就行的了,更重要的是靈感。
沒有靈感的音樂,不過是中規中矩,抓不住耳朵。配在電影上,也無法與觀眾產生共鳴。這也是蔡雨澤沒啥經驗的體現,如果他有經驗,甚至可以說買配樂,而不是做配樂。
一個小時後,在附近的許歆韻拿了合同過來,蔡雨澤仔細看了合同,跟東方夢工廠簽了一部電影。
方既明站起身來伸出手:“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蔡雨澤也認真地跟方既明握在了一起。
接著,方既明拿出了他寫好的曲子,遞給了蔡雨澤:“兩天後,我需要看到起碼一首歌的”
待得蔡雨澤離開之後,方既明問許歆韻:“錄音棚的事怎麼樣了,還有樂團那邊?”是的,方既明想做一出有質感的音樂,想要找個樂團來演奏。
許歆韻說道:“方董,樂團太貴了,一天就要好幾萬。我瞭解過,現在電子音樂,已經能模擬很多樂器了。”
方既明沉默了一會,然後說道:“行吧,那些樂團也是獅子大開口,用電子音樂好了。”方既明有點遺憾,電子音樂到底和真正樂器還是有差別的。不過電影配樂,就那樣吧,不需要太出色。
但如果電影火了,可能就需要出原聲大碟了。電影的盈收,在這時候除了票房之外,正版dvd、原聲大碟配樂、周邊衍生產品、賣版權……這些都是可以賺錢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周邊幾乎是沒有的,賺錢估計就靠dvd、版權和配樂原聲大碟了。
要是再過幾年,dvd沒落之後,就只能賣電影版權給電視臺和影片網站了。
“錄音棚已經在找了,方董你的要求不高,應該很容易的。”許歆韻知道,在燕京這個文化中心,也是音樂人的北漂之地,錄音棚其實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