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樣的美好,總不會持續太久。
兩年時間,柳予安到了八歲,該上小學的年紀,不知何時,傳出了劉雁雲教完他家孩子就不會再教的話,這話一出,不僅孩子們開始不開心,就連大人心裡都有些不安。
那天柳予安被柳山帶著去了鎮裡,孩子們來上課時難免有些悶悶不樂。
劉雁雲上了心,問大家怎麼了呀。
一群小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慢慢就有了先開頭的。
“劉老師,你教完你家小安是不是就不教我們了啊。”
“那天俺聽俺爹說,山子叔要帶你們搬到城裡去,不是小縣城,是江城哩。”
“對呀,俺也聽說了,山子叔這一年老在外邊兒聽說是學了一門技術。”
“劉老師...能不能多教我們一會兒?”
“我可以讓家裡面多給些錢。”
小孩子各有自己的說話習慣,可是七嘴八舌的,劉雁雲就明白了來龍去脈。
這裡的孩子,沒有很好的教育資源,就算是大涼山也只有一個破舊小學,一個老校長,一個老師,但是他們知道的,還不如劉雁雲知道的多,有些大一點的孩子放了學,也喜歡窩在柳山家的牛棚邊兒上聽故事。
更別提劉雁雲教孩子有一套,學的竟不比在那些大一點的孩子少,家裡交的錢少,孩子回來了還懂事,知道不亂跑了,早起早睡,還知道幫家裡做點家務活,誰家家長看見了不高興?
如今有了這話頭,大家心裡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現在跟以前的時代不一樣了,現在只要家裡肯下本錢供孩子讀書,孩子就有可能考出去,一個大學畢業的當老師,和一個只能勉強教完小學的老師,在大家心裡的地位是不一樣的。
劉雁雲垂下頭,她不會騙人,如果有可以把孩子送出去的機會,她不會讓孩子在這裡多待,並不是說大涼山的孩子相處不好,而是,待久了,僅憑她講述的外面的新奇,是給不了孩子真實的體驗感的,這些東西還需要親眼看到才好。
柳山扛著兒子回了家裡,柳予安樂呵呵地,他爸爸其實也很孩子氣,剛才上著上著山,突然一把把他給扛起來,一邊跑一邊說:”這是我柳山的兒子!我兒子很優秀!很聰明!很厲害!“
像是得到了什麼稀世的珍寶,急著展現給世人看一般。
柳予安害羞地咯咯笑著,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誇獎,更何況還是如此直白地肯定和炫耀。
”爸爸,爸爸。“柳予安笑得合不攏嘴,這兩年是他最快樂的兩年了,無憂無慮,媽媽臉上也慢慢多出了笑容。
跑了一會兒,柳山讓兒子坐在自己肩頭,他手上提著零食果子,問:”兒子,你以後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或者,你有沒有想做的事情?”
那個時候,柳山還不知道,有一個東西叫理想。
柳予安想了想,“我想念大學,像媽媽一樣懂得很多東西,也像爸爸一樣勤勞敢打拼。”
柳山沒想到,自己還可以成為兒子的榜樣,當下有些哽咽,“兒子好樣的,爸是山裡人,懂得不多,你跟你媽好好學,有夢想好啊,到時候飛出這大山,去外面看一看,我兒子一定能成為一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