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份的符紙丹砂,重量不大,體積倒是有一些,蔡三兩個夥計在店裡找了半天,才不知從哪個角落裡翻出個布袋來給古道裝上。
古道扛上布袋就走,頂著其他修士詫異與鄙夷的目光,一路逃也似的出了坊市。
到門口後立即馭使符筆,路上一刻沒停,匆匆飛回洞府。
回到洞府,站到繪符的石桌前,看著洞府裡的一地狼籍,他長長嘆了口氣,此時依然沒有心思去打掃,只得不去看它們,來個眼不見為淨。
他把布袋開啟,將裡面的符紙丹砂一一取出,整整齊齊堆放在石桌之上。
空白的符紙一共一千八百張,丹砂六斤,這就是所謂的一年份額。
修士繪製符籙,需要將靈力灌注到符筆之上,再經符筆傳遞到丹砂繪出的紋路當中;
不僅如此,繪製的過程中,還需要神魂之力操控符筆的走向,以便繪製出完整且合格的紋路來。
這一過程,既需要靈力,又需要神魂之力,二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煉氣初期的符師,丹田內的靈力只夠繪製五張一階下品符籙,之後就要打坐回氣,等靈力恢復以後,才能繼續繪製。
如此迴圈,符師一般每日也只能繪製兩輪,再多的話,神魂就會吃不消。
靈力耗盡還能用靈石、丹藥快速補充,神魂之力耗盡只能透過休息打坐來恢復,如若強行耗空神魂之力,後果就是免費體驗一次頭痛欲裂。
一般而言,符師每日只會繪製一輪符籙,畢竟修士大多有向道之心,為了不耽誤修煉,待將丹田靈力耗盡以後,餘下的時間都會用來回氣與修煉,直到第二天再開始繪下一輪。
古道如今一窮二白,他的計劃是暫時不修煉,把時間全部用在繪製符籙上。
有前身繪符的經驗打底,再加上他前世十幾年的書法功底,應該很快能上手,並且他有一種感覺,也許能在短時間內更進一步,提升繪符成功率。
前身只會繪製一種符籙,一階下品的火元符,這種符籙也是市面上需求量最大的一階下品攻擊符籙,跟同階的其他符籙相比,有其無可替代的優勢。
古道用硯臺將丹砂化開,鋪開一張符紙,腦海之中回憶前身的繪符手法,感覺差不多後,提起符筆蘸上丹砂,開始了穿越後的第一次繪符之旅。
落筆很順利,前身的繪製經驗至少還保留著四五成。
可惜的是,沒繪到一半,符紙忽然無火自燃,符筆內剩餘的靈力暴亂開來,衝擊波直接把他掀翻在地。
好在傷得不重,調息了一刻鐘就好得七七八八。
來了這一下,他這才沉下心來,把腦海深處的一些記憶梳理了一遍,也搞清楚了為什麼會失敗,失敗後應該如何將符筆中的剩餘靈力引開。
第一張符籙,宣告失敗。
調整好狀態後,他繼續繪符。
第二張符籙,也沒繪到一半,符紙再次無火自燃,失敗。
第三張,第四張,第五張,全部失敗。
古道並不氣餒,打坐了兩個時辰,把丹田靈力回滿後,繼續繪製。
第六張,失敗。
……
第十張,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