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是各奔東西,盛雅麗和譚斌一個去京都一個回沈市。
封書琴去的是黑省,盛沐白跟閨女同路。
而夜家,姐妹幾個也終於說通了老王要去香江看看。
閨女們到底過的好不好,總得去親眼所見,本就想去看看但不好意思提出來,畢竟到底方便不方便他們老的過去,她也不清楚。
而且她也惦記那個所謂的大姨,聽閨女說老太太這幾年身體不大好,她想著總得替她媽去見最後一面。
正好藉著閨女們邀請的這個坡,便下了道。
她們回香江的日子定在元宵節後。
封北養了這幾天,已經恢復不少,最起碼能生活自理,他每天都要練習走路兩個小時,上午一個小時,下午一個小時,這樣能儘快的恢復腿部力量。
夜瀾傾很感慨,到底是天道眷顧的孩子,致死傷愣是沒用上半個月就已經能下地了,而且恢復的還不錯。
正月十五的前一天,夜瀾傾陪著她媽回了家,房子現在已經回到自己手裡,人家租房的那個老師一家早已經調走。
車上。
“今天下午,去給你姥爺和姥姥上個墳,讓她們保佑我們一路平安。”
夜瀾傾一邊轉動方向盤轉彎,一邊好奇道:“你不是說頭年上過嗎?”
“頭年那是請他們回家過年,這次我得跟你姥說說,她姐姐還活著。”
王翠花重重撥出一口氣,說道。
聞言,夜瀾傾瞬間瞭然,說一千道一萬,她媽去香江的目的,也不是擔心她們,也不是去放鬆,是想去見見那位姨姥。
這些年姨姥和沈文龍對她可謂是掏心掏肺。
沈文龍是真當她和二姐是自己的孩子,後來四姐去了,開廠子,母子倆還給掏了一半的錢。
“對了媽,你和我爸爸直接辦理停薪留職吧,你們沒幾年就退了,索性別回來了,往後我養你們。”
夜瀾傾笑著說道。
她以前就想說別上班了,自己完全可以養活全家,但是吧,不同時代不同想法,她們前線工人很有使命感。
像是四姐辭職,她是真不捨的,還要辦理停薪留職,但介於當時沒那說法,就把工作賣了。
廠裡那些標語不是白寫的,什麼促進生產,力爭上游,工人們都是實打實掏心掏肺的把廠子當成了家,把工作當成了為國家做貢獻。
只要她們努力搞生產,就堅信國家指定能繁榮。
王翠花聞言,心裡十分熨帖,熱乎乎的。
“我跟你爸即便不工作了,也能養的起自己,我們有退休金。”
“港城很適合養老,冬天不冷,穿個厚點的褂子就能過冬。物資充足,不像咱們這邊物資匱乏的連肉都吃不上,錢也花不出去。”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習慣了,那畢竟不是我們的地界,住著不踏實。”
“咋不是我們的地界,以後會迴歸的。”
王翠花嘆了口氣:“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車子緩緩開進了教職工宿舍,在小院子前停了下來。
“走吧,正好你幫我夠點東西。”
夜瀾傾以為這次還是媽媽自己進去,沒想到她媽還叫上了她。
“好。”
母女倆一同進了院子,原來的木門已經被換成了鐵門,是上個租戶給換的,木頭門下邊的門檻子都爛掉了,總是有野貓野狗的進入院子,弄得人家苦不堪言。
最後給換了門,王翠花給補的錢。
小院子裡滿是積雪,只有中間一條窄窄的青磚道,是年前來掃過,看上去雪不是那麼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