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賣河蝦螃蟹的,雖然不是陽澄湖的,但好歹也是螃蟹。
你看那一個個大河蝦,活蹦亂跳,扭動著鮮活的身姿,看著就非常誘人。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杜雲上手購買,準備帶回去品嚐。
醉蝦那可是名菜。
顧名思義,醉蝦就是把活蝦放入酒中,沒一會兒蝦就醉了。
把冰塊放入玻璃器皿中,然後放入活蝦,最後將黃酒倒入完全浸泡住蝦並蓋上蓋子。
吃起來既可以嚐到蝦的鮮香,同時也可以嚐到酒的洌香。
肉質鮮美口感飽滿、回味悠長、軟嫩滑爽。
別提有多好吃。
既然在這裡看到河蝦,當然要買一些回去品嚐。
將整個鴿子市逛了一遍,卻沒發現他最喜歡的小龍蝦。
麻辣小龍蝦、十三香小龍蝦、香辣小龍蝦、啤香小龍蝦、火爆小龍蝦、爆炒小龍蝦、蒜泥小龍蝦、啤酒小龍蝦、紅燒小龍蝦、青蒜炒龍蝦……
那一個個的小龍蝦,提起來就讓他忍不住口水直流。
你為什麼沒有?憑什麼沒有?
詢問賣河蝦的大叔:“有沒有小龍蝦?”
大叔愣了下,隨後直搖頭:“小龍蝦那是餵豬的,誰要那玩意,又沒肉又難吃。”
小龍蝦餵豬……
他腦海中不禁浮現出成盆的麻辣小龍蝦,倒進豬食槽的情景。
那紅彤彤,鮮香麻辣爽爆過癮,人人追捧的麻小,怎麼就淪落到豬食的地步。
忍不住在那裡替小龍蝦打抱不平:“這麼好吃的東西你都不會做,還留著餵豬。”
“好吃什麼?又硬又沒有肉,難吃死了。”
好吧,杜雲反應過來,的確如此,以前還沒有找到讓小龍蝦成為美味的方法,只好搗碎了餵豬,有時候釣的太多,豬都不吃,只好拿去倒掉。
直到九十年代初,大排檔開始針對小龍蝦的吃法進行創新,大眾突然對新鮮又便宜的小龍蝦產生了興趣。
小龍蝦才開始慢慢地火了起來,從萬眾嫌棄的豬飼料,變成稱霸夜市的新網紅。
同樣遭遇的還有大龍蝦。
現在想要吃一頓龍蝦,少則數百元多則數千元,龍蝦早已成了奢侈的代言。
很多人常常會在朋友圈曬吃大龍蝦的照片,獲得無數點贊以及朋友酸溜溜的祝福。
不過其實龍蝦在以前並不是那麼受歡迎的,就跟小龍蝦一樣,是用來餵豬。
遙想當年英國人坐船移民美洲,到達馬薩諸塞州,剛開始的生活十分困難,沒有飯吃。
儘管海岸上有成千上萬被衝上沙灘的龍蝦,但當時對龍蝦的定義是海里的蟑螂,誰閒著沒事去燉幾隻大蟑螂吃?
所以他們寧願吃觀音土,也不去碰龍蝦。
這遍地都是的龍蝦,則用來餵豬。
黑奴時代,看著滿地亂爬的龍蝦,黑心的奴隸主為了能節省糧食,絞盡腦汁想到一個好辦法——把龍蝦發給奴隸吃。
這樣節省下來的糧食,就能夠維持他們自己奢靡的生活。
所以當時的奴隸是頓頓吃龍蝦。
然後……
奴隸不幹了,有沒有人權啊,天天給我們吃大龍蝦,你是不是有點過份啊!這不是在餵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