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榜之前,才有外放御史將糊名拆開,按照順序,一一謄錄。
大乾如今採取的便是糊名謄錄制”又稱“彌封謄錄制”。糊名,即在考試結束之後將考生的姓名、籍貫等用紙糊起來,以防閱卷的時候出現舞弊現象,類似於現在試卷上的密封線。然而,糊名的手段依然杜絕不了考生在試卷上寫標記、暗語等問題,於是“謄錄”應運而生。謄錄,即將考生的試卷謄錄到另外一份試卷上,再交考官評閱,防止考官辨認字跡而作弊。最後再由兩位主考檢查一番,才會正式張榜。
此時,此次江南鄉試的錄取榜單,已經由幾名衙役拿出去張貼了。
貢院之中,想起剛才解元名字的張延玉心裡邊可謂是五味雜陳,這些時日他一直都在關注著唐逸的動向,無論是他幫江南縣令審理黃狗,亦或者最近幾日出現的“鴛鴦大盜”,儘管他人待在貢院裡邊,但有關唐逸的訊息確實一個不落。
但越是熟知那個人,他心裡邊對那個人便越是琢磨不透,能夠受到大公子如此的關注,到底是敵是友,但現在的情況似乎不是關注這件事情,而是……他想起昨夜受到的一封信筏,這封信筏有些特殊,也令他有些意外,甚至看到信筏的時候頓時令他恍然大悟,但當他開啟信筏的時候,卻又是愣在了當場。
信筏上邊落款是天都唐家。
信裡邊的內容非常簡單扼要,直接是想要唐逸的一切訊息。
難道唐逸是天都唐家的人?如此說來也就能夠解釋得通,為何大公子對唐逸如此關注了,但令張延玉不解的是,既然是唐家的人為何唐家想要唐家一切訊息呢?
這件事情從昨天晚上便一直困擾著張延玉,甚至讓他夜不能寐,他總覺得這位唐逸非常的不簡單,甚至他隱隱覺得,自己若是想要離開該死的學院,爬上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位置,這位唐逸將是他的契機。
這是一種滑稽甚至有些搞笑的想法,一位御史主考官竟然認為一名贅婿是自己青雲直上的契機,這顯然有些莫名其妙。
張延玉輕輕敲擊著案牘,看著外邊的天色,現在估計已經是準備放榜了吧,放榜之後將會舉行慶祝宴席,宴席上邊自然也是會邀請中了舉人的考生。
這是他唯一可能會跟唐逸進行交談的機會,也是兩人之後能否繼續深交下去的唯一一次機會,張延玉心中有些煩悶,他不知道為何突然變得如此困頓,或許是因為昨天那一張信筏,亦或者是唐逸的身份令他琢磨不透。
總之,選擇隔岸觀火的他,準備嘗試著、小心翼翼地踏入那個他一直想要的圈子。
嗯,如今成績應該也已經準備公佈了吧,張延玉起身向著貢院外邊走去,或許提前恭喜一下他,兩人先認識一下也是不錯的選擇。
張延玉越是想到這,腳下的步伐便變得愈加的迅速。
如今他跟大公子聯絡,又跟天都唐家牽扯關係,如何獲得他們的信奈重用呢?
唐逸將會是他的契機!
……
咚!
咚!
咚!
三聲鳴鑼在貢院內敲響,嘈雜的街道立馬變得靜怡極了。從貢院門口走出四名小廝,書生們的呼吸開始有些急促,尤其是看到小廝雙手舉著的譽錄,譽錄裡邊記著此番鄉試中舉的名單!
譽錄用墨講究的是“淡墨題名”,濃墨書則是“禮部貢院”四個大字,而淡墨寫錄取名單。關於這一傳統的由來,相傳在某一次錄取名單謄寫中,書吏剛用沾滿墨汁的毛筆寫下“禮部貢院”幾個大字後便暴病而亡,禮部尋來另一位書吏接替工作。正巧此人喝醉酒,迷糊間拿起未沾滿墨汁的筆就開始接著謄寫錄取名單,書成後墨色非常淡。張榜時旁人才發現名單呈現濃淡相間的兩種字型,改之晚已。
但不知道內情的人卻覺得這份榜單非常有特點,十分好看,這一傳統便慢慢延續下來。
書生們緊張的目光,死死的盯緊著那一份譽錄,聽著鳴禮擊鼓,看著小廝貼上名單。、
嘩啦!
密密麻麻的人群猶如潮水一般湧向名單底下,睜著銅鈴似的眼珠子滴溜溜的亂轉,恨不得將整個臉龐都貼在名單上邊。
“啊!有我,有我的名字!我中了,我終於中了!”有考生髮現榜上有名,激動得大聲吶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人歡喜有人愁,有考生在榜單上找不到名字,立馬捶胸頓足情緒崩潰開來。
此番江南鄉試共取錄一百零二個名額,這也就意味著近九成的考生沒有被錄取。
就在考生們觀看錄取名單時,圍在周圍的商商賈們也開始熱絡起來,他們將幾名高中舉人的考生包圍住,在對方露出一絲慌亂之色時,立馬好幾個家丁撲過來,將高中舉人的考生掌捆抱走!
“他們這是在幹嘛?不會是搶人才吧?”
“搶個屁的人才,你想多了,他們這是在搶女婿!”
“哈哈哈……原來是榜下捉婿啊!”
榜下捉婿並非稀罕事,每年到了發榜之日江南各地富紳們便會全家出動,爭相挑選登第士子做女婿,情景看起來的簡直就是搶奪一般。
因為商人的社會地位比較低,很多商人在忙活了大半輩子掙下萬貫家財後,又擔心自己這身家被人眼紅,最終保不住且不說,還可能突遭飛來橫禍之類的,所以就想方設法的要與官家扯上點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