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件事情便是馮家馮青雲一手策劃,一來可以割韭菜似的趁著科考大賺一筆,二來可以將唐逸拉下這淌混水,今年科考最大的黑馬便是他,讓他跟這些失去銀子的百姓鬥個你死我活,他便可以躲在暗處坐享漁翁之利。
貢院門口,張延玉臉色陰沉得可怕,目光嚴厲至極,看著遠處唐逸離開的背影,久久他才走進貢院裡邊。
是夜,貢院某處書房裡邊。
張延玉坐在桌前,面前依舊擺放著一張信筏,信筏上邊記錄著唐逸今日科考的表現,以及他今日做的五道科考題目。
《望終南餘雪》、《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行酒令》、《一葉落而天下秋》、《戰賦》。
五道題目他一一寫明內容,卻沒有加入自身的評析,如今唐逸是敵是友尚不清楚,他沒必要因為小事而誤了前程。
他準備跟上邊的人彙報有關這位名叫“唐逸”的事情。
但寫到最後,張延玉陷入了困頓,略微思索一番,又將貢院街道喋血之事簡單敘述一遍,他想來做事小心謹慎,為了脫離汙水和不必要的麻煩,他將時間線稍微修改一些,例如整個喋血事件已經發生,他正在貢院裡邊整理考卷,有巡考過來將事情告訴他,等他出來之後整個事情已經結束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事實上,從唐逸用剔骨刀刺傷第一位大漢時,他就已經決定了自身立場,敢當著無數江南百姓傷人而不懼,又能夠在半個時辰寫出一道賦題之人,即使他不親自出面,也是能夠處理完善的。
不過這個唐逸想來也不過如此,原以為是位心思沉穩,做事小心謹慎之人,想不到做事如此意氣用事,竟是如此的衝動。
他坐職翰林書院,見過無數天之驕子,也見過不可一世的文人天才,甚至比唐逸更加厲害的人也見識過,這些人做事納於心、敏於行。但像唐逸這般意氣用事卻是第一次見識。
張延玉想了想,那位公子要他時刻關注著唐逸,他只要將事情照辦就好,至於跟唐逸交好之事,還是等日後慢慢熟稔了再說吧。
至少今日之事,讓他打消了與唐逸交好的念頭。
行事魯莽,不可深交!
……
沈府庭院,秋雨打溼青黑石板,屋簷上下猶如爆布不斷流著水花。
唐逸坐在屋簷下邊,拿著一本官報,百無聊賴的看了起來。大唐的官報,是由各地派駐長安負責呈進奏章和通報訊息的進奏院和進奏官們分別向各個地方抄發的,對於想要了解時事新聞是不錯的抉擇。
遠處雨幕之下,忽而一道消瘦佝僂的身影從庭院外邊走了進來,唐逸定睛一看,竟然是傅院長。
“學生唐逸,見過先生。”唐逸急忙起身,行了一禮。
傅院長微微沉默,渾濁的雙眼瞥向唐逸,沉聲說道:“你可知何為意氣用事?”
唐逸淡淡一笑,說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傅院長臉色微滯,氣道:“既然知曉,為何還要這樣做?你可知曉,若是有人特意拿此事做文章,即便你是科考第一又如何?可能連科考都無法繼續!”
“因為這就是學生的行事作為。”
庭院吹進一股溼氣,唐逸裂嘴笑道:“學生並非一枚被人牽著鼻子走的棋子,該怎麼走,該如何走,該向哪走,皆是由學生本人決定。”
“先生覺得呢?”
某一瞬間,傅院長髮現眼前的唐逸有些陌生,原以為他是一位心思內斂之人,但昨日之行事竟是如此意氣用事,且不說這件事情將會導致如何的走向,若是某些有些人拿此事做文章的話,朗朗乾坤,大庭廣眾,持刀殺人,兩條人命……這一樁樁罪行,都是足夠讓唐逸下半生在牢獄裡邊度過。
“學生並非一枚被人牽著鼻子走的棋子,該怎麼走,該如何走,該向哪走,皆是由學生本人決定。”
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慷慨激昂,唐逸語氣平靜就像是在說著家長裡短,只是句話落在傅院長的耳裡卻是分外刺耳。
“世人皆是認為,在棋子當中,每一枚棋子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但是一枚棋子何時出場,在什麼位置出場,價值絕不相同。但學生以為在下棋實戰中,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棋子的作用,是下棋之人們感到最為棘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