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年齡大同小異,基本都是十七八歲,見到唐逸出現在門口,原本嘈雜喧鬧的學堂,立馬變得鴉雀無聲。
唰!
全部目光都盯著唐逸,但眾人多少懂得收斂,眼神沒有露出敵意,更不會出現主動挑釁的神情……畢竟,唐逸可是姑蘇城的父母官,作為學生的他們自然不可造次。
但沒有挑釁的目光,不代表沒有豔羨的目光。
這些目光絕大多數是羨慕他有一個有錢的老婆,果然有錢能使鬼推磨,連書院考核第一都能拿到。雖然書院第一名聲不是特別響亮,但在江南文學圈裡,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名頭。若是走進青樓裡邊,也是可以免費逛青樓滴!
唐逸臉色平靜,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窗戶外邊種了一棵松柏,落葉紛飛,泛黃凋落。
這個時代的書院,大都喜歡種植松柏梅竹,也有一些千年古柏的遺存,他們以梅蘭松竹“歲寒四友”來藉此隱喻,讀書人要品質高潔、志存高遠。
稍頃,
傅顧棣緩步走進學堂,手裡拿著幾本詩經,先是輕輕的放在案上,抬起頭,對著眾人露出和藹可親的笑容。
坐在窗戶邊的唐逸,看了一眼傅顧棣,發現他雙鬢已然斑白,走路慢慢悠悠,到真是頗有一番在醞釀詩詞大作的文人一般。
傅顧棣注意到唐逸正看著他,便對他露出溫和的笑容。
他先是歡迎唐逸的到來,唐逸微笑的點了點頭。
第一節課竟然是院長親自教學,這倒是令唐逸有些訝異。
然後,他將手裡的幾本詩經放下,說道:“我們這第一課,乃是先閱讀《詩經》,學如何做人的規矩。”
傅顧棣踏起一步,說道:“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句話乃是出自《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他看向一位學生,突然問道:“何解?”
那名學生神色微緊,急忙行禮,回答道:“回先生,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有離婁那樣明敏的視力,有公輸般那樣精巧的手藝,如果不使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準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同樣,作為人特別是作為普通人,更需要懂得做人的“規”和“矩”。”
傅顧棣笑容綻放,說道:“說得很好。”
他緊接又問道:“【盜言孔甘,亂是用餤】【巧言如簧,顏之厚矣】乃是出自《采苓》《巧言》這兩本書。”他看向另外一個學生,問道:“這兩句話,又是何意思?”
聽著傅顧棣講課,唐逸眉頭微皺,覺得這第一堂課有些奇怪。周圍的學生臉色各異,按理說學堂的第一課,應當是先生先認識學生,簡單講解教案的內容,亦或者講解書中的知識。
但傅顧棣這一課,卻直接在講解做人的道理。
這做人的道理有何難得,聖人賢訓不都說得很明確,他們也都明白如何做人,知書達禮,尊敬師長,孝順父母,作為讀書人,這些他們早就懂了。
眾人眉頭皺緊,他們之前只所以加入江南學院乃是因為教學的品質不錯,這位傅顧棣更是德高望重,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眾人心裡後悔,好不容易考進江南書院,沒想到竟是遇到這樣的老師。
那名被點到的學生,支支吾吾說道:“回先生,學生不知。”
眾人心裡疑惑,先生講的是做人的道理,但《采苓》《巧言》講的卻是謹慎言行行為舉止,他這是不是已經講離題了?
傅顧棣沒有生氣,慢慢解釋道:“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總是要說話的,也總是要聽別人說話。不管說者是信口開河還是別有用心,聽的人都要用懂得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辨別。往來行言,心焉數之。”他看向那位學生,問道:“你可聽懂?”
學生急忙回道:“學生懂了。”
傅顧棣目光望向底下的學生,問道:“你們懂了嗎?”
眾人回應:“學生懂了!”
啪!
唐逸眉頭微挑,
傅顧棣突然怒拍桌子“你們根本就不懂!”
……
……
喜歡太歲官婿請大家收藏:()太歲官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