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已是在縣衙待了五天,剛開始時,唐逸語氣還會帶著客套的語氣,到最後發現這混賬真的是個自來熟。
每天都囔著要吃海鮮,唐逸不得已,便叫下人送來醉蟹。
溫陵地域物種優良、衍生各種海鮮名食。其中“溫陵醉蟹”尤為著名,溫陵紅蟹盛產於附近海域,是溫陵最佳海蟹。溫陵百姓捉回紅蟹,便用酒糟存入土壇內,浸至逾月取出即可食用,饒有風味,謂之醉蟹。
嶺南狀元林召棠為此還曾作了醉蟹詩一首,其中“執杯持螯螯,足了一生事,況此酒興蟹、醞釀使之醉”。此之佳句,膾灸人口,足見醉紅蟹之風味,沁人心扉,吃後可是三月不知肉味!
王陽明將醉蟹送入口服,意猶未盡,下筆寫到:【溫陵人藏鹽酒蟹,凡一器數十蟹,以皂莢半挺置其中,則可藏經歲不沙。醉蟹個體完整,色澤青中泛黃,具有肉質細嫩、味極鮮美、酒香濃郁,清香肉活,味鮮吊舌!】
唐逸輕輕抿了一口茶水,看著王陽明的評析,心裡想到,雖然這傢伙看起來不靠譜,但寫起美食遊記還挺不錯。
此時唐逸喝著秋茶,王陽明吃著醉蟹,落在府裡邊丫鬟小廝眼裡,這畫面到有些滑稽,想不到自家唐大人如此厲害,與這位王御史竟然能如此談笑風生。
唐逸說道:“陽明兄能遊歷山河,記錄美食,實在令人豔羨。”
王陽明聽到唐逸直稱自己名字,笑意更盛,問道:“唐兄,不知你是溫陵本地人氏?還是哪裡人氏?”
唐逸拿起紅木製成的木勺舀上秋茶放進蓋碗,用旁邊壺中燒開的水淋過,蒸汽攜帶著茶香裊裊上升,
他淡淡一笑,說道:“事實上我乃是被人收養,若問哪裡人氏確實不知,但卻是溫陵土生土長。”
依照書生原來記憶,唐逸自幼被人收養,養父母在書生成年之時,因身體病重離開人世。有關書生身世,溫陵百姓都已知曉,所以,唐逸並沒有刻意隱瞞。
王陽明將一根蟹棒夾碎,抽出裡邊的飽滿嫩肉,咬了一大口,含糊說道:“想不到唐兄身世如此顛沛。”
他重新開啟一隻醉蟹,嘿嘿笑道:“我呢被世人稱為“鐵面閻王”,但在此之前,我不過是一名管理典籍的小小御史,偶然發現頂頭老大私底下是個貪贓枉法,偷玩婦孺的混蛋玩意。
你是知道的,我修的是不動心,但一想到我每天埋頭抄襲,記錄典籍,這混賬倒舒服,每天吃香喝辣,還能玩姑娘,這心裡邊立馬就不舒服了。
怎麼著我也是咱大乾王朝的一名御史,糾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乃是我的職責,凡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者,劾!
嘿嘿嘿……頂頭老大也就移位了,後邊,新來老大人不錯,至少看著挺順眼。”
想不到王陽明做事如此果斷,唐逸疑惑道:“你難道不怕會有人私底下打擊報復?”
王陽明抖了抖眉毛,冷笑道:“他們倒是想,但他們不敢。”
唐逸略微思量,說道:“因為小報?”
王陽明目光微涼,激動道:“不愧是唐兄啊!這一猜就立馬猜著了!”他眼神微冷,笑道:“宮廷秘史,宮闈秘事,行跡諂諛,偷奸貪汙這些大事小事,平日裡邊因為無事可做,所以我也喜歡去探聽探聽,也好寫些東西,賺點錢財補貼家用。”
唐逸點了點頭,這王陽明倒也是個人才,若是放到現代的話,定是微博狗仔第一大v。
唐逸說道:“你就不怕惹火燒身?”
王陽明搖了搖頭,說道:“正如唐大人前些時日的一番言語所說,這凡事總有個度,我呢沒將他們逼上絕路,他們自然也不可能跟我魚死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