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乾的百姓沒有純粹的精神信仰,實際上經過歷朝歷代統治者及知識分子的不斷精心構築和強力灌輸之下,大乾百姓所達成的共識,那便是老天爺是不容質疑。
老天爺是絕對正確、神聖不可冒犯的!
而所謂聖人賢訓便等同於神明旨意,任何提出疑問、質疑、意見,認為聖人言論有錯都會被看作是狂妄之徒,不可理喻!
所以自古以來,大乾的讀書人只能崇古、復古而不能疑古,更不可能顛覆、打倒天道、祖宗,無人膽敢質疑聖人賢訓,那可是滔天大罪!
但今日唐逸便是做了這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
他沒有抨擊儒家文化的弊端,也沒有對聖人賢訓提出質疑,
他只是提出一個令人費解,卻又極其簡單的道理:
【作為一名讀書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因為所謂的讀書人臉面尊嚴,為了一個姑娘而哭哭啼啼,最後連基本的盡孝都不到,竟然選擇自殺明志,如此懦弱之人,
爹孃都敢不要了,簡直是丟人,恥辱,愚昧不堪,愚不可及!
還談什麼禮義廉恥?
還配稱作什麼讀書人?
這他媽還算什麼狗屁玩意的以死明志?!!!】
縣衙外邊,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書生才子,皆是目不轉睛的看著公堂之上,居高臨下、冷厲至極的唐逸。
聽完唐逸這一番話語,眾人臉色一變再變,有生氣,有憤怒,有茫然,但更多的是陷入沉思——自古如此,便是對的嗎?
他們情緒逐漸有些激動,有人開始變得惶恐,有人顯得不知所措,腦海當中像是有什麼念頭迸發而出似的。
唐逸可謂是一個極度理性,甚至是一個完全冷漠、冷酷之人,百姓都認為許博文的死是應該的,也是理所應當的,更是值得稱頌的。
但唐逸卻殘忍的、血淋淋的、毫不客氣地戳破了許博文以死明志的自詡高尚的外衣。
讓百姓曾經以為理所當然的,變得不再理所當然。
“哼!荒謬!簡直是胡言亂語”有老先生氣得鬍子亂顫,憤然離開。
“還敢說自己是百姓官,以前讀的書都讀到糞坑裡邊去了!”
有才子搖頭晃腦,氣道:“連聖人賢訓都敢妄論!他這官威可真夠大的!”
“但是,唐大人說的話,似乎是對的”有書生輕聲說道。
“若是有人胡言亂語,在下可能會嚴辭抨擊,但唐大人這番話語似乎也不無道理。”
“阿~彌~陀~佛,唐大人看得何其通透!
命苦之人時常抱怨,怨天尤人。豈不知這都離不開因果,因果報應,如影隨形。
所謂因果報應,生死有命,此命乃命運。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
咔嚓!
王陽明將手裡的甘蔗咬了一口,嘴裡感受著清甜味道,心裡邊對唐逸的一番言論,讚歎有加。
事實上,昨日王陽明已是瞭解案件詳情,不得不說,王陽明作為一名男的,自問若是被妻子戴綠帽子,還被如此百般嘲諷欺壓,任誰心裡面都不好受,定是不可能簡單放過。
此案往大了說,的確構成通姦之罪。
但死者吳氏,身前謝過和離書,這就連案件內容出現一些變質,有待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