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世界的遊戲模式改變計劃,其實從一開始,是不被納入考慮之中的。
但是出現沉迷遊戲而出現各種精神問題的玩家一直在增加,甚至在經濟低迷的的有一年裡,大資料分析過,病人將會以幾何級增長,而後來,事實確實如此。
第一個提出需要改變目前遊戲模式的人,並非第一個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的人。
但是,改變不僅僅需要捨棄,還同時需要投入。
可以說,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沒有任何一個人同意,甚至,連一個正式的會議都沒有開。
新模式的計劃,因此擱置。
而第一個提出意見的人,他的名字是容鶴。
在計劃擱淺的三個月後。
有一個人自殺了。
自殺前,她留言:“我寧願永遠留在那個世界裡。”
那個世界。
指的就是虛擬世界。
因為這個遺言被公開了,玩家群體第一次爆發出了極大的爭論,那些曾經壓抑下去的言論,負面訊息,甚至,一些內部情況。
無數人認為,虛擬世界是存在各種漏洞,管理不善,高層混亂,等等的問題,有人從中挑撥離間,爭論從一開始的左右搖擺,到後來抗議虛擬遊戲無視玩家生命安全權益等等的聲音越來越大。
再後來,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自殺的人接二連三。
誰也不知道那個時間段發生了什麼事。
每一個自殺的人,都會留下一段話,並且公諸於世。
第二個自殺的人,是跳樓身亡。
他寫道:“越來越絕望了,我不想呆在這個世界了,我想去那個世界。”
第三個自殺的人,用一把水果刀捅死了自己,刀具管制的原因,加上現在各種自動化工具可替代,普通家庭基本上不可能購買得到刀具了,而後來的調查,也一直找不到這把水果刀的來源。
他寫道:“傻瓜才要留在現實。”
第四個...
第五個......
每一個人,每一段遺言,都是明確的指向虛擬遊戲。
轉眼之間,虛擬遊戲就成了眾矢之的。
上面有人開始介入了。
就在這時,新模式的提議,再一次出現在眾人面前。
而這一次,提議的人,依然是容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