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1BEP5:正義永存(3)
【你想要透過斷言我們的未來以威脅我們,但你找錯對手了。我給你一個關於未來的預測吧:以後的日子會很冷,會無比灰暗,而且會伴隨你一生。】——蕭日對羅根·謝菲爾德,2029年。
……
2016年2月,經過人員和裝備補充的地球聯合軍第30太空控制師又將指揮部轉移到了外太空,為不久之後即將開始的遠征火星軍事行動做準備。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地球聯合軍已經向火星發射了許多探測器,打算藉此在戰爭爆發之前摸清敵軍的一舉一動。隨著來自火星的第一手情報抵達最高統帥部,即將參加遠征的作戰部隊紛紛為此而緊鑼密鼓地召開了許多作戰會議。
第30太空控制師的師長瓦列裡·莫伊謝耶維奇准將(據傳正是他提出了建立地月圈火星圈補給線的策略)召集了麾下的艦長們參加會議,並將最高統帥部提供的情報展示給了這些經過浴血奮戰的考驗後愈發老練的軍官們。偵察結果顯示火星圈似乎一片靜謐,不見有大規模武裝衝突,也不見有火星軍緊急拼湊宇宙艦隊保衛火星圈的跡象。
“以上就是火星探測器發回的資料……在為期兩個星期的密集偵察中,我方沒有發現敵軍的軍事動向。”伊萬·莫伊謝耶維奇已經成為了一位合格的副官,他跟隨在莫伊謝耶維奇准將左右,幫助自己的孿生兄弟處理了許多雜務。正是因為伊萬的努力,莫伊謝耶維奇准將才得以專心致志地投入軍事公務之中。“深入偵察可能會打草驚蛇,因此最高統帥部還沒有命令火星探測器在沃斯帝國居民區附近著陸……但上述內容使得最高統帥部認為,沃斯帝國已經徹底失去了再戰的能力。”
“這麼說,我軍在地月圈的長期抵抗和月球戰役的勝利從根本上重創了敵軍……”數名艦長見狀,也表態支援最高統帥部的結論。他們希望這場戰爭能夠輕鬆地結束,再花費更多時間建造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補給線無疑給人一種夜長夢多的不安全感,眼下第30太空控制師出擊就能一舉結束這場戰爭。“將軍,也許我們可以向最高統帥部申請提前出擊。”
莫伊謝耶維奇准將微笑著向坐在左手側的艦長們回收,同時把目光投向了右手側的下屬。這一列艦長中,距離准將最近的是出院後立即返回崗位的一級艦【丟卡利翁號】艦長達爾扎娜·馬格巴雷吉上校,最遠的則是大名鼎鼎的憑藉各項戰功和准將的破格提拔擔任四級艦【米夏利翁號】艦長的邁克爾·麥克尼爾少尉。隊伍中也有幾人表達了對左側同僚的贊同,不過鑑於首尾兩端的兩名艦長還沒有發言,這些來自【原敵對陣營】的艦長們的整體意見仍然懸而未決。
“不合適。”
“我有異議。”麥克尼爾也緊跟著說,這很可能是火星軍麻痺地球聯合軍的策略。沒有在外太空發現火星軍整軍備戰的痕跡並不等於火星軍沒有做準備,不讓探測器降落到火星地表去做更詳細的偵察就魯莽地得出過於樂觀的結論簡直是拿遠征軍將士的生命開玩笑,“各位先不要被表象矇蔽……戰爭爆發前,敵軍把37艘登陸城部署在了地球外軌道上。過去一年多來有20多艘被我軍摧毀或捕獲,那剩下的從月球基地撤離的十幾艘呢?它們會憑空消失嗎?要斷定它們迷路了從而沒抵達火星,或是在可能爆發的火星貴族內訌中被摧毀,或是見勢不妙全部逃離了火星……都需要證據。”
“麥克尼爾少尉,地球軌道和火星軌道之間的空間實在太大了,大到了從月球殘骸逃走的敵軍很有可能迷路而且永遠不會被發現的地步。”沒等麥克尼爾說完,其他支援【沃斯帝國失去抵抗能力】一說的艦長們馬上予以回擊,“此外,那些登陸城本來就有很多手段躲避我們的追蹤……非要把地球軌道和火星軌道之間的空間全部搜尋一遍才能下結論並進攻火星的話,恐怕我們就只能讓我們的孫子輩去執行任務了。”
“只要讓探測器登陸火星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不是嗎?沃斯帝國既然沒有抵抗能力,把探測器丟下去、讓他們知道我們要對他們動手了,又能怎樣?”麥克尼爾本能地感覺有點不對勁,這倒不僅僅因為俄國人的盲目樂觀態度——如果不是因為疑似挑戰者的蒲甘·明還在沃斯帝國一方,他自己也很有可能因火星貴族們那低下的軍事能力而產生錯誤的判斷。“長官,依靠不完整的而且極易產生誤導的情報去大幅度更改作戰計劃是非常危險的行為,請您儘快向最高統帥部反映情況、說服他們對火星地表進行詳細的偵察。我們要親眼見到沃斯帝國人困馬乏,不是臆想一切都結束了。”
馬格巴雷吉上校的想法和麥克尼爾基本相同,她甚至認為從月球基地逃跑的火星軍有可能在接受了緊急補給和整修之後放棄了火星圈本土防禦、轉向以伏擊可能前來的遠征軍為核心的【太空遊擊戰】、【太空運動戰】。但是,她和麥克尼爾一樣失望地發現,莫伊謝耶維奇准將從頭到尾只管點頭和重複一些無意義的語氣詞,似乎會議的最終結論在開始之前就已經定下了:無論如何,第30太空控制師都要儘快出發,以保證在這條移動的太空補給線修建完成的同時抵達火星圈。
會議結束後,麥克尼爾沒有立即離開,而莫伊謝耶維奇准將同樣如他所想的那樣讓他和馬格巴雷吉上校留下。涉及到全世界的浩大工程開展了幾個月,它成為了凝聚全體地球人信念和對未來生活信心的強大扭打,一切看上去都欣欣向榮……而其中的損耗也是巨大的。
“現在最高統帥部的各派勢力,處於犬牙交錯的混亂博弈狀態之中……支援速戰速決的高階將領不在少數,而那些想要維持現狀的傢伙也希望我們能摔得頭破血流。”伊萬剛關好會議室的門,另一頭的莫伊謝耶維奇准將就對麥克尼爾說,他也無法左右這些複雜因素,並向兩位合眾國出身的艦長道歉,“最遲下個月就得出發,沒有商量的餘地。命令就是命令。”
“其實我很理解他們的心態……到了無論怎麼做都會犯錯的地步,各個部門之間的矛盾就會變得愈發明顯。支援戰鬥到底就會影響戰後重建和民生,不支援戰鬥到底就是在政治上自殺……不管他們怎麼考慮,我們要贏得每一場戰鬥,所以請您務必說服最高統帥部或是負責具體工作的軍官做更詳細的偵察。”麥克尼爾最近也聽到過一些和太空工程安全事故有關的訊息,據說地球聯合軍為了追求工程進度而在部分環節降低了安全標準或是強行要求施工團隊趕工,後果可想而知。在地球上發生安全事故尚且還有活命的機會,那些在太空遭遇事故的可憐人很可能就此消失在茫茫深空之中。“另外,我也部分地支援馬格巴雷吉上校的想法。不管撤回火星的敵軍是否發生內訌,他們那支東拼西湊的宇宙艦隊徹底消失本來就是最反常的事。從火星到地月圈的航線是敵軍自行探索出來的,他們沒理由迷路。”
“不必為此擔心。”開始收拾會議室的伊萬回頭對麥克尼爾說,自己的孿生兄弟早就做好了準備。第30太空控制師的參謀部在麥克尼爾等人前往月球監督爆破測試專案時又拿出了多個預案,其中也包括該師執行軌道空降任務時被火星軍宇宙艦隊襲擊的情況,“雖然在各個方面的準備都沒有做到最好,這些零零總總的準備加起來足夠為我們解決很多問題了。”
“所有方面的準備都粗略地做了一些反而可能導致……幻覺。”麥克尼爾不想在戰前說什麼悲觀的判斷,他也無力去改變最高統帥部的想法,“當然,我們絕對服從最高統帥部的指示和您的指揮。是在下個月出發嗎?”
留給他們的時間真的越來越少了。老格蘭傑和吉爾斯的主要精力還放在爆破專案上,他們必須趕在第一批遠征軍(也就是第30太空控制師)出發之前見證專案組的成功。心態十分焦慮的麥克尼爾忍不住想要多做些什麼,哪怕只是象徵性的,但艦長的職責使得他難以脫身。
不,也許還有最後一件事是他能做的:想方設法爭取到Aldnoah科技啟動權,但這又是個難於登天的新挑戰了。即便希望渺茫,他也得先和能夠與這一機密專案產生交集的軍官取得聯絡,一切都是為了最後的勝利。
對於幾乎全體地球聯合軍而言,艾瑟伊拉姆公主在月球戰役的混亂之中被火星軍劫持(或者稱之為迴歸沃斯帝國,視不同的主觀視角而定)都稱得上是一個戰術上的失敗。戰爭開始一年多以來,儘管明知道德上的壓力對於火星軍而言毫無意義,受到火星貴族們追殺的艾瑟伊拉姆公主投奔地球聯合軍、和地球聯合軍並肩作戰的事實仍然極大程度地鼓舞了地球聯合軍將士們的鬥志。雖然艾瑟伊拉姆公主的離去同樣不能構成否定地球聯合軍繼續進行戰爭的理由的道德壓力,那些曾經設想過要用親近地球聯合軍的火星貴族們徹底取代沃斯帝國當前統治集團的地球聯合軍高階將領們仍然有些失望。
話說回來,當時把艾瑟伊拉姆公主列為重要合作者而且還需要她向火星軍發起宣傳攻勢的最高統帥部也不方便採用什麼威脅其生命安全的方式來探索Aldnoah啟動因子的奧秘。蕾姆麗娜公主的情況則完全不同,不再有什麼心理負擔的最高統帥部馬上安排了一系列密集的人體實驗專案,旨在徹底找出Aldnoah科技啟動因子的秘密。為了讓探索儘快取得成功,最高統帥部還重新調取了過去幾十年間的大量相關資料,尤其是美利堅合眾國及其盟友隱瞞的部分。
這些調查涉及到了【丟卡利翁號】,和【丟卡利翁號】船員們關係密切的麥克尼爾因而得知了最高統帥部的一系列行動。第一次地球火星戰爭之中因【天堂隕落】事件而身受重傷、滯留地球的奧爾蘭子爵被地球人營救後投靠了地球聯合軍,並和斯雷因·特洛伊亞德的父親扎卡里·特洛伊亞德博士等人在不同時期參與了設計和建造【丟卡利翁號】的工程。遺憾的是,奧爾蘭子爵在【丟卡利翁號】建成之前就去世了。秘密負責該專案的相關人員因為再也找不到啟動Aldnoah裝備的辦法,只得將【丟卡利翁號】棄置於原地。
“奧爾蘭子爵後來死於舊傷復發加上她在火星得上的其他疾病……可想而知,當時她的健康狀況不會很樂觀。”在休息之餘,麥克尼爾找上了界塚伊奈帆,對方是【丟卡利翁號】船員之中和他聯絡較為頻繁的成員之一,而且有著日本人的身份當掩護、可以查閱一些對於麥克尼爾的身份而言有些過於敏感的情報,“當時建造【丟卡利翁號】的工程團隊,一定會考慮隨時會暴斃的奧爾蘭子爵第二天沒命之後整個專案停擺的最糟糕情況。雖然我國和俄國在火星開拓團叛亂之前的十幾年裡都沒有破解這個秘密,這又不意味著當時的施工團隊會完全放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