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1BEP4:伊利亞特(7)
【悲觀主義者的本質是訊息靈通的樂觀主義者。】——帕維爾·阿達梅克,2021年。
……
麥克尼爾已經坐在桌子前盯著全息影像圖看了有半個小時了。他和馬爾科姆·格蘭傑分析了火星軍最近的進攻行動,試圖從中找出些規律。在地球聯合軍佔盡優勢的情況下,許多地球聯合軍將領判斷火星軍可能會集中兵力於月球基地和高層軌道進行消極防禦,但對麥克尼爾而言,敵人即便試圖用反擊爭取時間也沒什麼值得驚奇的。不過,由於敵人的進攻缺乏規律而且看上去原因不明,他只得找到老格蘭傑共同研究最近的戰況變化。
這些進攻缺乏明確的戰略目標。所有的襲擊行動都針對已經被地球聯合軍奪取後充當各太空軍作戰部隊旗艦的登陸城,這本來是去年地球聯合軍最常用的破釜沉舟般的戰術,如今反過來被火星軍使用,而且幾乎沒有什麼意義:摧毀或佔據登陸城可以使得對應區域的高度依賴Aldnoah裝備的火星軍喪失戰鬥力,而同樣的行動即便得逞,對地球聯合軍造成的損失並沒有那麼致命。慣於將火星軍的種種行動解釋為頑固的傳統思維作祟的麥克尼爾只得對同樣面色凝重的老格蘭傑說,也許這是火星軍的【榮譽謀殺】行動的一部分。
“……把那些投降我軍的火星貴族尤其是火星伯爵剷除?”老格蘭傑還在調整著脖子上的按鈕,他一直未能找到一個讓他自己和大家都滿意的聲音。“這個猜想也許是合理的,但問題在於我們的對手不是其他火星伯爵而是扎茲巴姆伯爵。他和他的手下以務實和敢於打破傳統著稱。”
“最近被我軍抓獲的敵軍補給艦上的俘虜證實,扎茲巴姆伯爵在火星軍內部推行的改革措施引起了還留在火星的那些火星貴族們的強烈反對……現在的月球基地無法從地球獲得補給,縱使是自認為雄才大略的扎茲巴姆伯爵也要看火星方面的顏色行事。”麥克尼爾有自己的理由。他和老格蘭傑說,問題不在於扎茲巴姆伯爵及其派系的一貫作風,而是那些人目前受制於人的現狀。“我們不能指望火星貴族們有什麼大局觀,馬爾科姆大叔。他們很有可能真的因為感到被冒犯或利益受到嚴重威脅而決定停止對扎茲巴姆伯爵的支援。”
“嗯……也有可能說得通。”老格蘭傑統計了所有登陸城遇到襲擊的具體地點和當時其他太空戰場的情況,但他一時間也沒有什麼新發現。看上去火星軍沒有聲東擊西的打算,那時發生在其他區域的遭遇戰同樣不像是有組織有預謀的作戰計劃的一部分。“……你讓我再仔細想想。我軍那麼多專業的分析人士都沒看出來的問題,咱們兩個人用這麼短的時間是想不明白的。對了,羅根去做什麼了?”
“……訓練。”麥克尼爾按下了桌子上的幾個按鈕,全息影像轉移到了【米夏利翁號】飛行軌道逆時針方向上不遠處的太空域,“那傢伙跟我說,既然將來的目標是打到火星去,他不想帶著一群影響他那百發百中戰績的廢物打仗。”
“所以他為什麼會這麼執著於在戰鬥中給自己附加一些額外的限制?什麼必須每次開火都能命中目標、用幾次攻擊消滅目標……”老格蘭傑生前就聽說過和羅根有關的傳聞,那些傳聞在他同羅根真正並肩作戰之後得到了證實。真實的羅根·謝菲爾德比傳言中的更誇張、更灑脫。“即便是我也不會把戰場當成遊樂園,那是我們所有人都要拼命去戰鬥的地方。每次看到他的時候我都會想,謝菲爾德將軍是怎樣培養出他的?他不是可以靠著軍隊的規範化程式造就的軍人。”
“確實是個謎團。”
羅根·謝菲爾德少尉,由於麥克尼爾一心做著艦長的工作而順理成章地成為【米夏利翁號】艦載甲冑騎士機甲部隊指揮官兼艦載陸戰隊指揮官,沒有任何甲冑騎士機甲駕駛員或陸戰隊士兵對此表示反對。在那些見識過羅根本領的戰士們的心目中,羅根·謝菲爾德是可以和麥克尼爾並駕齊驅甚至在某些方面隱約勝過麥克尼爾一頭的戰鬥專家。倘若不是圍攻馬里爾西安伯爵的那場戰鬥導致羅根等人重傷,或許羅根有機會在前線取得比麥克尼爾更多的戰功。
但羅根卻好像沒什麼競爭意識。他上任兩支艦載作戰部隊的指揮官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懶惰起來。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如今幾乎把前線的戰鬥任務全交給了戰友,自己只負責在一旁指揮或是偶爾指點幾句。面對戰友們的質疑,羅根泰然自若地回答說,把整個團隊的成敗全託付給一個人並不合理——就像上次和馬里爾西安伯爵的戰鬥一樣,羅根和老格蘭傑在各自隊伍中扮演的舉足輕重地位直接影響到了他們退出戰鬥後團隊的實際戰鬥力。沒有麥克尼爾大發神威將【赫歇爾】直接打進地下機庫並快速殺死馬里爾西安伯爵,傷亡人數可能還要增加。
這天的羅根也像往常一樣帶領戰友們外出訓練。訓練的主題是在【塔爾西斯系統】因障礙物過於密集而失去預測功能的情況下堅持作戰,這對甲冑騎士機甲駕駛員們的精神和軀體都是極大的考驗。比這更大的考驗則是羅根將獨自扮演【敵軍】,迄今為止眾人還沒有一次能夠不全軍覆沒的記錄。
潔白的KG7甲冑騎士機甲飛行在寂靜的太空中,它們距離碎石群已經越來越近。每一次穿過碎石群的過程都是一次對駕駛員的幸運以及後勤人員、維修人員的忍耐限度的考驗,那些哪怕麥克尼爾用盡全力丟出去也無法把羅根打得頭破血流的碎石在這裡成為了能夠輕易洞穿裝甲的兇器,即便是戰功赫赫的王牌駕駛員也可能在下一次穿過碎石帶時斃命。
“無法避開碎石帶、必須從中穿過的時候,該怎麼做呢?”羅根駕駛的甲冑騎士機甲與大部隊保持相同飛行方向,他和同伴們一併接受著碎石帶的考驗。“大天使07請回答。”
“當然是盡力繞開了!”
“很好,請說服最高統帥部投入保守起見三千萬名工作人員幫你們清理環繞地球飛行的高層軌道碎石帶,太空載具和清理工具另算。大天使07、大天使09、大天使12下線。”羅根快速地完成了三次連續射擊,三架對應的甲冑騎士機甲操作螢幕上全都彈出了刺眼的紅色視窗,“算你們走運,維修人員不必再把某些部件重新更換一遍了。”
“長官,碎石帶因為引力影響而呈現出某種規律分佈,只要抓住規律就能躲開了!”另一名甲冑騎士機甲駕駛員順著羅根的心思回答道,儘管他自己的KG7已經被撞得千瘡百孔了。羅根喜歡談論某些常人看來根本做不到的事,而且往往能夠親力親為地辦到,這令他的手下有些絕望。“……我們,會努力在碰撞之前先按照【塔爾西斯系統】的粗略預判去進行規避——”
“不錯的想法,而且有可行性,問題是你好像做不到啊。大天使04、大天使06、大天使14下線。恭喜大天使14比上次多堅持了10秒,可以回去和別人炫耀了。沒關係,10秒也很優秀了。”羅根一隻手握著操縱桿,另一隻手捏著一個平板電腦,上面是麥克尼爾對最近行蹤詭異的友軍太空艦艇的調查和統計結果。地球聯合軍可能要和沃斯帝國和談,雙方都需要一個藉口來對內解釋。“老實說,雖然本艦還沒有發生過撞擊碎石帶導致的嚴重傷亡事故,那都是由於之前我們往往能快速結束戰鬥……避免在單次戰鬥中承受過多撞擊。但是,如果你們以為之後的每次戰鬥都能在短時間內結束,那就大錯特錯了。”
王牌作戰部隊之中的王牌親手殲滅除自己之外的全部戰友們,聽上去好像是天方夜譚。在麥克尼爾和羅根這裡,那並不是笑話,只有他們的戰友能夠真正體會到這兩人的戰鬥技術達到了何等恐怖的程度——已經脫離了技術本身,更接近直覺和本能。羅根曾經開玩笑說,【大天使】部隊80%的戰鬥力集中在麥克尼爾身上,10%歸功於他自己,剩下的才是其餘戰友們的功勞。
沒有人表示反對,除了麥克尼爾,後者堅持說現在的羅根從來都沒認真戰鬥過哪怕一次。
事實上,除了對麥克尼爾的最終目標以及這個平行世界在戰爭結束後的走向稍微有些好奇之外,羅根·謝菲爾德對現在的太空戰鬥本身沒什麼額外的興趣。哪怕他一度險些丟掉性命,事態也在可控範圍內,那次事故並非完全是意外——當然,對矇在鼓裡的老格蘭傑而言則確實是意外。沒有意外、沒有驚喜的人生,一眼能夠看到頭的歷史走向……那是他已經厭倦的東西。就像這場戰鬥一樣,從他們出擊的那一刻,結局已定:其他人會被羅根乾脆利落地全部【擊落】,這自然不會有什麼疑問。
【大天使】部隊已經被羅根擊敗了一半以上,剩下的人也堅持不了多久。其中有多名駕駛員對這種特殊訓練的意義表示懷疑,而羅根無法把麥克尼爾的最終目的向這些人一一說清。他們會理解的,不理解也無所謂,麥克尼爾無暇也不該為這些人的命運操心。
一年多以前,地球聯合軍使用的武器同上個世紀相比還稱不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重大轉折出現在戰爭開始之後,火星軍基於Aldnoah科技勉強開發出來的裝備一旦落入地球聯合軍之手就會以最快速度被破解進而進入地球聯合軍的正規軍現役裝備行列。當然,在地球聯合軍裝備鐳射武器之前羅根也可以憑訓練用裝備做到轉瞬間瞄準目標即擊中,但那時的模擬作戰經驗無法用於對抗火星軍。如今被羅根宣佈已退出本次訓練的甲冑騎士機甲駕駛員們沒有因自己被過早地淘汰而惱火,他們只需要耐心地延長在羅根的追擊下得以生存的時間,日後和火星軍戰鬥時就能多一分把握。
而羅根只需要重複瞄準、開火、再瞄準、再開火的過程就足夠了。這倒不是由於其他甲冑騎士機甲駕駛員們過於懈怠、把平時的訓練不當回事。飛行在碎石帶中的風險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即便是最優秀的戰士也可能稍有不慎便當場喪命,這是那些一直在地面戰鬥的地球聯合軍將士們無從體會的。然而即便【大天使】部隊的其餘甲冑騎士機甲駕駛員們十分用心地躲避羅根的攻擊,他們還是逃不過逐一被羅根宣佈殲滅的結果,順序則完全取決於羅根當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