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EP2:祿存(3)
【五年前的保守派起碼還致力於限制理事會對各藍區的影響力、削減軍費和對抗軍方在全部領域的勢力,但現在已經演變成一場主要反對黃區人的運動。認為自己是藍區人的政治家、知識分子領袖和活動家已經將他們的精力從自治和改善民生轉移到阻止任何可能使黃區人成為藍區人的變化。】——哈維爾·維加,2054年。
……
邁克爾·麥克尼爾上一次看到當今布里塔尼亞帝國皇帝查理三世,還是在這個平行世界的十年前。於祖父斯蒂芬二世在位末期終於被確認為皇儲的查爾斯,繼承了其父原皇太子埃德蒙敢於大刀闊斧地改變現狀的作風,掀起了一場針對布里塔尼亞帝國最為陳腐的部分的變革。由於以大貴族為主的群體擔心查爾斯皇帝將剝奪他們的種種特權,這些大貴族集結在皇帝的叔父路易大公身旁,企圖在首都潘德拉貢發起叛亂並奪取皇位。
這場本應勝券在握的叛亂由於一系列史學家至今無法解釋的主客觀原因而終究以失敗告終,得到了藉口的查爾斯皇帝隨即對帝國各地的大貴族展開了殘酷鎮壓,並將這些大貴族掌握的資源重新分配給了小貴族和富裕市民,從而獲得了一群比大貴族更可靠的支持者。在那之後,查理三世逐步清除了妨礙布里塔尼亞轉變為戰爭機器的種種因素,將布里塔尼亞帶上了一條當時麥克尼爾早就預見的道路。
眼前電視螢幕裡這個對著攝像頭聲嘶力竭地大吼大叫的約有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相貌和十年前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他穿著一件布里塔尼亞帝國的軍禮服,戴著一頂全白的假髮以遮掩住他日漸花白的頭髮,用化妝師的靈巧手段蓋住臉上的逐漸增多的皺紋,使得自己看上去仍和十年前一樣威武強壯。一位具有超凡魅力的絕對領袖,必須時刻在公眾面前展現出自己的強大。查爾斯皇帝揮舞著拳頭的海報總是貼滿布裡塔尼亞帝國的大街小巷,倘若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本人已成了衰老得抬不起胳膊的老頭子,那些激動人心的話語也會立即失去說服力。
“……蒙上帝恩典,神聖布里塔尼亞帝國皇帝、新法蘭西王國國王、新西班牙王國國王……”只活躍在背景音裡而不敢搶了查爾斯皇帝的戲份的主持人滿頭大汗地念著查爾斯皇帝的一長串頭銜,“……已於潘德拉貢當地時間皇曆2008年2月26日凌晨3點,對聯邦宣戰。”
這是遲早的,即便沒有正當理由,布里塔尼亞帝國也可以對南庭都護府以及名義上應該為南庭都護府一切行為負責的聯邦開戰,更不必說帝國軍還在奧布群島的衝突中搶到了多具南庭軍士兵的屍體。正如麥克尼爾猜想的那樣,哪怕帝國軍取得了證據,查爾斯皇帝也沒有在演講中提及【南庭軍首先違反條約進入奧布群島】一事,不如說那種說法反而可能會讓布里塔尼亞帝國丟了面子——相反,演講的主題非常直截了當,那就是強大的布里塔尼亞帝國去攻擊衰弱的聯邦是天經地義的。
“這還真是……”和麥克尼爾一起看電視的大衛·歐頓時失去了食慾,“……出人意料。”
“皇帝陛下的信心比上一次更充足了。”麥克尼爾低下頭,繼續嚼著牛排,他沒有理由浪費這頓美食,“上一次雙方都沒有宣戰,所以把戰爭範圍控制在了南太平洋周邊地帶。這次既然名義上對整個聯邦宣戰了,不知要如何收場才好。”
“你不必擔心,亞當斯。第一批登陸的不會是我們。”大衛·歐似乎直到這時才終於接受了現實,把注意力轉移回了餐盤上,“只是我也沒想到,電視新聞會比內部通知來得更早。”
“就是說,仍然要做好參加登陸作戰的準備。”當大衛·歐談論著帝國軍在第九區的部署情況時,麥克尼爾目不轉睛地看著電視裡還在慷慨陳詞的查爾斯皇帝。已發生的歷史是無從改變的,而且那時的他在明明看出查爾斯皇帝解決布里塔尼亞帝國的種種問題的辦法無非是對外發動戰爭的情況下仍然選擇了保住皇帝的生命和未來,只不過是相信這麼做有助於把生活在美洲的十幾億現代奴隸從貴族手中解救出來。結果,雖然貴族在布里塔尼亞各地的牢固控制有所削弱,絕大多數非布里塔尼亞人最終的命運也只是換了個奴隸主而已。“不過,和擁有全球最多人口的聯邦開戰,戰爭規模會空前擴大,這也許是我們布里塔尼亞帝國經歷的所有對外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了。”
把少數特種部隊填進需要獻祭幾百萬人的絞肉機裡,甚至不能讓那齒輪停滯哪怕片刻。在相信戰爭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的布里塔尼亞帝國,麥克尼爾不會自作聰明地當什麼和平主義者,他只需要確保自己不是第一批被送進絞肉機的材料就行。雖然他並不想為布里塔尼亞帝國的戰爭做出任何貢獻,如果帝國軍打算把他派去攻打澳洲本土,他會很樂意在戰場前線直接叛逃到南庭都護府。
然而他很快就失望了。戰爭爆發的第一天,麥克尼爾始終沒有等來把第九區駐軍部隊或是帝國皇家空軍特種空勤團又或者是聯合學員團調往港口城市的訊息,他只好在枯燥的訓練中結束了第一天的等待。第二天仍然沒有任何訊息,第九區的布里塔尼亞人仍像往常一樣生活,彷彿這戰爭發生在EU和聯邦之間而和布里塔尼亞帝國毫無關係。
麥克尼爾固然有些等不及了,那些想要到戰場上建功立業的年輕人則比他更焦急。從奧布群島歸來的學員們無心訓練,只是一味叫著要早點去前線參加戰鬥。每當這些年輕人開始不務正業時,麥克尼爾也只好暫停訓練、耐心地向他們解釋現在沒法去前線的原因。
起先學員們不想聽他的解釋,他們正是聽不得所謂道理的時候。不過,那些有著更強烈的好勝心的學員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們在奧布群島目睹過麥克尼爾戰鬥時的驚人之舉,並相信有著出色戰鬥技能的教官突然願意暫停訓練一定另有原因。等到包括盧奇亞諾·布拉德利在內的一些學員頭目逐漸對麥克尼爾的講話起了興趣之後,本來不想教給這些學員更多知識的麥克尼爾也拿不出推辭的藉口了。
“我軍主要集結在南太平洋各島和第九區,這兩個地區各有缺陷。北方的群島接近聯邦,適合成為攻打聯邦的跳板,但其承載能力有限。登陸部隊、海軍艦隊還有空軍停留在這些島嶼上會嚴重消耗補給,而補給都要從本土輸送過去。南洋戰爭期間,我軍就是利用這一點孤立了南庭軍,從而順利地奪取了上述島嶼。”用繪圖軟體和地圖充當工具的麥克尼爾在投影屏前比劃著,他本指望這些學員因為懶惰和厭倦說教而徹底放棄訓練,誰知這些年輕人在某方面的上進心超出了他的預料,“……布拉德利學員中士,你來回答一下,聯邦軍和我軍對上述島嶼的補給難度,是哪一方更大一些?”
“是我軍,亞當斯教官。”布拉德利忙不迭地站起來,卻並不打算馬上就坐下,“但……教官,我想說的是,綜合考慮運輸能力、技術水平還有士兵的意志,即便上述群島距離帝國本土和各編號區更遠,我們完全能夠憑藉自身的力量減小距離的影響。”
人群中立即響起了歡呼聲,眾人都為布拉德利兼顧了事實和理論的發言叫好。然而麥克尼爾的臉上並沒有露出笑容,雖然他更願意笑著預設對方的答案並繼續討論些無關痛癢的話題,身為職業軍人的某種職業病阻止了他無視自己眼前的不協調之處。
“很好。”等到學員們安靜下來之後,麥克尼爾終於露出了笑容。他快速開啟了表格軟體,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輸入了一連串資料,“剛才布拉德利學員中士說,綜合考慮到這些,我軍可以避免陷入和數年前的南庭軍相同的困境。在座諸位都是要為布里塔尼亞的未來而戰的候補軍人,可能會被正式徵召入伍,可能會去就讀軍校並以指揮官或參謀的身份投身於戰爭,但那對於你們來說還是太晚了。現在,我希望剛才所有贊同布拉德利的學員,用你們的聰明才智來證明那個結論。”
說著,他把表演的舞臺讓給了學員們,自己隨便找來一把椅子坐下休息,同時嘗試著繼續思考著布里塔尼亞帝國在這場戰爭中可能的動向。戰爭從來都不是紙面上的資料的比拼,不然GDI早就在幾十年前把NOD兄弟會剷除乾淨了。
間歇性自強不息、持續性內亂衰退的布里塔尼亞帝國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都不是EU和聯邦的主要關注物件。急於在舊大陸一決高下的兩個超級大國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確立下今日的勢力範圍,並在邊境地帶繼續陳兵百萬互相對峙。與此同時,兩國都在試圖集中權力:EU試圖將各個加盟共和國轉變為自治州,聯邦則大量撤銷自治區、化自治區為省或在抵抗激烈的地區直接實施軍法管制,這和十多年前仍是各路貴族關起門來就能在自己的領土上自由自在地當土皇帝的樂土的布里塔尼亞帝國形成了鮮明對比。
帝國真正變得像是一個帝國而不是【神聖羅馬帝國】,還要歸功於如今的皇帝查理三世。雖然查爾斯皇帝在剷除反對自己的大貴族的過程中免不了要給新貴分一杯羹,貴族自治在布里塔尼亞帝國的地位已受到了嚴重削弱,於是查爾斯皇帝終於有機會集中大半個帝國的力量開動戰爭機器。透過首先對南庭都護府開刀,新生的布里塔尼亞帝國成功地向世界證明它不再是白白佔據了整個美洲的老古董。
但皇曆2008年的情況和十年前又有所不同。十年來,南庭都護府厲兵秣馬,又和聯邦修好,以預防布里塔尼亞帝國的下一次進攻。此外,號稱擁有世界第一海軍的EU也加強了對布里塔尼亞帝國的防範,位於南北大西洋的EU海軍透過持續不斷的巡航和挑釁牽制了一半左右的帝國皇家海軍,這就從源頭上限制了布里塔尼亞帝國能投入南太平洋和東南亞的海上力量,除非帝國軍打算把後背全都暴露給另一個遲早要對付的理念上的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