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9EP1:鐵幕(19)
【新殖民主義的本質是,受其管轄的國家在理論上是獨立的,並擁有國際主權的所有外在特徵。實際上,它的經濟體系和政治政策都是由外部指導的。】——“烏列”·賽特,1995年。
……
提奧多爾·艾伯巴赫已經不記得自己上一次滿懷欣喜地迎接明天是什麼時候了,有時候他覺得那就在去年,有時一切回憶卻又恍如隔世,彷彿所有的歡樂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戰鬥還沒有結束,進入埃爾福特周邊地帶的聯軍——由NATO聯軍和處境尷尬的東德軍組成並以後者為主力——將在這裡依照UN軍指揮機構的安排開始有組織地反擊可能潛藏在此處的BETA,從而解除BETA對西德的威脅。
聯軍的一部分作戰部隊試探著攻入埃爾福特內部以確認在這座城市的廢墟下是否有BETA建造的地下設施。他們在城市邊緣地帶就已經發現了被廢墟所掩蓋的地道,這些地道明顯不是由東德建造的,那看上去不規則但又較為光滑的內壁證明它們出自BETA之手。沒有人知道這些地道會通向何處,而聯軍在此處的發現證實了此前那不祥的預感。
BETA又一次在人類面前採用了之前從未使用過的新戰術。
到這一步,他們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向城市內進攻了。隨著進攻主力東德軍後撤,聯軍其他部隊也撤出了城市,並專注於在指定地帶構築防禦陣地。BETA也許還有些人類無從瞭解的陰謀,人類所能做的便是見招拆招、不給它們更多的表現機會。
“島田,我們即將開始第二階段行動。”麥克尼爾總是要及時地把發生在前線的一切告訴後方的島田真司,他們所有人的性命都掌握在這兩位可能有著打敗BETA的方法的科學家手中,“……你還不能確定埃爾福特地下的狀況嗎?”
“BETA在地道中建造了很多用來遮蔽我方探測手段的結構,以我們目前的情況必須要取回足夠的樣本並進行分析才能找到突破這些屏障的辦法。”儒雅隨和的日本青年學者用左手捏著自己的下巴,右手則在電腦鍵盤上敲擊著,“雖然還有一些必要的取樣工作……哦,沒事。按你的想法來,麥克尼爾。”
邁克爾·麥克尼爾沒有辦法來指揮參加戰鬥的聯軍,他所能調動的只有自己的第338中隊而已。然而,他還有另一種方法讓聯軍間接地聽從他的指示,那便是將他的想法告訴舒勒和島田真司,再由兩位學者把這些意見以一種稍顯業餘(準確地說,聽上去更像是出自學者而非軍人之口)的方式告訴UN軍的指揮機構負責人。縱使指揮官們會認為這些不懂軍事的科學家試圖以外行指揮內行,碰到他們也無從下手的技術問題時,不想就這麼丟掉性命的指揮官們也只能選擇採納外行的技術指導意見。
……但有時候戰場上的局勢根本不允許麥克尼爾用如此委婉的方式來傳達他的意見。他必須一次性把部隊安排好,在那之後發生的計劃外變化就要靠其他指揮官的隨機應變能力來處理了。
主要工作為護送BETA誘餌裝置的美國太空軍第81聯隊在友軍的配合下成功地將那些誘餌裝置護送到了指定位置。根據負責研發這些裝置的島田真司的說法,只要開啟這些裝置,其作用範圍內的全部BETA就會一直向誘餌裝置發起進攻直到自身被人類消滅又或者是誘餌裝置被摧毀、被人為關閉為止。不管埃爾福特地下藏著些什麼,屆時它們都會在外部誘餌的作用之下像沒頭蒼蠅一樣盲目地湧上來。
提奧多爾等人負責保護的誘餌裝置在埃爾福特南部,和他們一同執行這個任務的還有包括尼克·西摩爾·帕克指揮的第338中隊B小隊在內的戰術機部隊和其他參戰的聯軍常規部隊。之前第338中隊已經多次在戰場上測試過誘餌裝置的效能,他們成功地為多支西德軍部隊緩解了燃眉之急,有些西德軍前線防禦部隊因此而逃過了被BETA淹沒的命運。
目視著兩架戰術機將規格比上次看到的版本大了不少的誘餌裝置卸下、安置在地面上,提奧多爾又一次握緊了手中的操縱桿。他已經目睹著波蘭滅亡,也目睹了自己的祖國滅亡,如今不能再讓另一個德國也滅亡了,到那時德國將成為歷史,而德意志的子孫後代將以難民的身份在海外受盡顛沛流離之苦。
“各作戰單位注意,距離裝置啟動還剩下30秒。”帕克的聲音裡充滿了鬥志,他和他的小隊等不及要同BETA拼個你死我活了,“29、28、27……”
那誘餌裝置中央位置看上去像天線的裝置已經升起,從其中又分出了數個分叉。不同的分叉開始繞著中央結構旋轉,如果在這些分叉結構上再插上幾個球體,它們就能完美地模擬太陽系的結構了。在場計程車兵們之中卻沒有多少人關注那奇怪的裝置,儘管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今天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裝置、第一次聽說某個和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的計劃的名字。
但這無關緊要,歷史不會以見聞多寡來衡量他們的付出。無論如何,他們的每一次奮戰都是人類為生存而進行的必要鬥爭。
大地在顫抖,地下有數以萬計的異形怪物瘋狂地向著地面奔來。裝置還沒有完全啟動,那些BETA已經蜂擁而至,也不知它們到底是被前兆所吸引還是已經感受到了危險。如果不是因為麥克尼爾有令在先,帕克大概已經衝出去和BETA交戰了,但他和他的戰友們的工作不是同BETA拼命,而是以最小的代價殲滅那些怪物並給第三階段行動提供保障。
“它們來了。”提奧多爾低語著,“安妮特,做好準備。”
“收到。”
雖然聯軍士兵們普遍感受到了巨大的異常震動,可能是因為通道挖得太深,第一隻從地道里出現的BETA是在誘餌裝置啟動後第36秒才出現在聯軍的視野中的。士兵們猶豫了一段時間,他們在觀察到更多的BETA從那些通道湧出時當機立斷開火。猛烈的炮火覆蓋了聯軍先前探測到的大部分地道出口,而那些原本逍遙法外的地道也因為BETA的湧出而暴露了自身位置,現在它們少不了要得到同樣的待遇。
遮天蔽日的炮彈和導彈向著埃爾福特市內飛去,讓整座廢墟又一次被烈火化作的地獄所覆蓋。那些飽含著悲痛和恥辱從這裡撤退的東德軍士兵們等不及要奪回城市了,哪怕只能守住這裡一天也好,他們也要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人類不會輸給這群來路不明的外星異形怪物、東德軍人的意志也不會輸給NATO聯軍。
但躍躍欲試的東德軍士兵們被來自美軍的駕駛員們阻止了。麥克尼爾說服作為主力的東德軍固守各個誘餌裝置所在位置,這些大型誘餌裝置不像之前島田真司製造的行動式裝置那樣易於攜帶,它們只能在固定位置發揮作用。在殲滅埃爾福特周邊地區BETA的作戰行動結束之前,聯軍不能輕舉妄動,或者說麥克尼爾不希望他們的行動超出自己的計劃。當然,若是有人一意孤行或某一支參戰部隊不聽使喚,他也無計可施。
“這樣的場面難得一見,它們還沒來得及從地道里爬出來就要變成屍體了。”彼得·伯頓遠遠地欣賞著萬炮齊發的壯觀景象,他相信這個平行世界的人類不會有很多如此暢快淋漓地對付BETA的機會,“麥克尼爾,我們也該進攻了。”
“還不行,如果BETA挖地道接近我們,到時候所有陣地都會失守。”麥克尼爾時刻提防著BETA之前的小花招,他並不敢斷言只有一種BETA會鑽地,“就像我之前說的那樣,要——等一下,帕克在做什麼?”
雷達螢幕上的B小隊已經離開了自己的陣地,和他們一同前進的還有第666中隊和一部分東德軍作戰部隊。
“啊,這個……”伯頓捂著臉,接通了帕克,“喂,馬上返回陣地!帕克,你沒聽見嗎?”
“如果人類今天能奪回埃爾福特,歷史必須記住是我們美國人而不是無能的東德人完成這一事業的。”帕克哈哈大笑,讓麥克尼爾和伯頓只管放心,“防守陣地的預備部隊已經到位了,我們不能只站在那裡看戲吧。總會有沒被炮火覆蓋的BETA逃出重點打擊區域,不是嗎?”
“這不是什麼歷史不歷史的問題。”麥克尼爾只覺得頭疼,他沒想到謝菲爾德將軍和所羅門將軍以及日後的哈金將軍和格蘭傑將軍等一系列GDI軍方首腦都沒能解決的問題現在輪到他來體驗了,“堅守陣地是個命令!馬上給我——”
帕克關掉了通訊。
“……需要我去跟著他們嗎?”伯頓嘆了一口氣,“也許他是對的,這裡的BETA正在爭先恐後地跑到我們的炮火覆蓋區域內領死。”
“你和米切爾都不要隨便移動,我會想辦法讓大隊的其他中隊去支援他們。”麥克尼爾回絕了伯頓的建議,他堅持要求A小隊和C小隊繼續堅守陣地,“目前戰況尚在可控範圍內,咱們就不要干預其他部隊的行動了。
也許帕克的決定是正確的,麥克尼爾產生了猶豫。聯軍的第一輪炮火打擊已經嚴重地破壞了地道的原有結構,那些BETA現在不會再從指定的出口出現了,而聯軍的火力還不足以覆蓋整個埃爾福特的全部角落。話雖如此,帕克公然無視他的命令讓他頗為惱火,雖然麥克尼爾自己一輩子也沒少違抗上級的指示。身為軍人,依照現場實際情況採取最有利的行動無可厚非,問題在於每個人對情況的判斷都有一套自己的標準。帕克的標準不見得符合麥克尼爾的想法,反過來也一樣。
帕克的理由很簡單,他認為BETA不會愚蠢到只從四通八達的地道出口處離開的地步。如果直接突破自己頭頂的束縛就能有利於接近目標,BETA恐怕是不會猶豫的。
“針對之前探明的和現在探明的地道出口進行打擊的結果就是有更多BETA被放走,我們可不能讓那種事在我們眼前發生。”帕克無所顧忌地衝入了城市廢墟內,他專門挑選沒被聯軍火力覆蓋的地區來完成他狩獵漏網之魚的使命,“各作戰單位注意,把所有試圖逃出包圍圈的BETA殲滅,別給它們活下去的機會。”
他又確認了第666中隊的去向,那幾架戰術機在和他的小隊一同進入城市廢墟之後就飛往另一個方向。東德軍來埃爾福特還有其他目的,那不是他需要理睬的。帕克不是很懂那些專業名詞,他只知道BETA在過去兩個月裡發生了很多重大變化,那些變化給人類帶來的衝擊不亞於人類第一次在地球上見到光線級BETA——自此之後人類節節敗退並淪落到了如今的局面。不管是為了合眾國還是為了他的個人追求,他們都需要把危險扼殺在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