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5:迦樂季(10)
【關於尤卡坦半島的瑪雅金字塔已取得進展的粗略計算:上述模型同受激輻射進行的光放大有明顯區別,加重了逆向工程的嫌疑。設想一個由光學平面終止的部分反射平行鏡……】——埃貢·舒勒的筆記,1979年。
……
1984年12月初,趁著對自己較為有利的輿論環境還未消失,包圍著東孟加拉地區的孟加拉軍開始向達卡發起試探性進攻。雖然孟加拉人在前後持續將近一年的奮戰之中逐步佔據了優勢,達卡及周邊地帶仍然盤踞著數萬巴基斯坦軍隊,而且這些在鎮壓孟加拉人的過程中已經和孟加拉士兵成為了仇敵的巴基斯坦士兵們是不可能輕易放下武器的。為孟加拉軍出謀劃策的德軍顧問也提醒自己的盟友,最後階段的戰鬥很有可能不是摧古拉朽的總攻而是另一場極為血腥的消耗戰。
從10月開始,巴基斯坦軍隊在意識到了所謂的外國盟友根本不可靠之後便轉向了另一個極端。他們不再尋求戰場上的勝利,轉而試圖在失敗的命運無法逆轉的前提下留給未來的勝利者們一個難以處理的爛攤子。成千上萬計程車兵把全部時間用於摧毀東孟加拉的一切,這些仍然毫無悔改之心的軍人發誓要讓孟加拉人接手一片常人無法在其中生存的廢土。
因此,孟加拉人悲劇性地發現他們和巴基斯坦人的立場發生了逆轉。昔日以儘可能地破壞東孟加拉的設施為打擊敵人的主要手段的孟加拉軍不得不停止了相應的破壞行動,轉而在德國人的支援下嘗試著恢復控制區內的正常秩序。同時,他們也在警惕著達卡方向的一舉一動,誰也無法預料巴基斯坦軍隊會在最後階段做出些什麼魚死網破的事情。
忙碌的約阿希姆·汗參與了Z集團的許多會議,孟加拉指揮官們之間的分歧也讓最早提出向敵人之中的動搖成員丟擲橄欖枝的他舉棋不定。以謝里夫·羅易為首的指揮官主張集中兵力突破防線、直搗達卡,摧毀東孟加拉巴基斯坦軍隊的指揮機關或迫使這些屆時肯定不會玉石俱焚的傢伙逃跑,那時其餘地區負隅頑抗的敵人很快就會放棄抵抗;另一部分指揮官則主張首先攻擊吉大港、完全切斷達卡敵軍的全部撤退路線,以一場絕對的勝利消除巴基斯坦方面報復的可能。
“問題就在這裡,埃裡希。”約阿希姆·汗望著手頭的計劃書,把難題拋給了麥克尼爾,“支援主攻達卡的人認為主攻吉大港的後果是剩下的數萬敵軍會和我們血戰到最後一刻,而支援主攻吉大港的人則認為放那幾萬人逃跑的後果是敵人很可能利用這一部分兵力展開報復……甚至是勾結印度東北地區的叛軍來摧毀未來新生的孟加拉人的國家。”
“達卡現在又成為一座鬼城了,長官。”麥克尼爾頭也不抬地答道,“……兩個計劃都有合理性,而且大家都清楚我們沒有辦法把剩餘的數萬敵軍斬盡殺絕。最終的結果無非是讓他們成為俘虜還是以失去了戰鬥意志的逃兵身份撤出戰場。”
“所以你會更傾向於哪一個?”
“吉大港。”麥克尼爾伸出右手食指,向上直指著天花板,“他們已經把東孟加拉破壞得一團糟了,要是讓這些人再帶著僅剩的那些還未被破壞掉的資源逃跑,我們的盟友將會在極端不利的條件下得到一片廢土——他們甚至無法找到用來確保他們在這片廢土上生存的工具。可以這樣講,假設戰爭在今年或明年上半年結束,最晚到明年的秋季或者冬季,我們就會在東孟加拉見證一場南亞地區最近3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饑荒。”
約阿希姆乾巴巴地笑了兩聲,什麼都沒說。他對著麥克尼爾比劃了一個手勢,而後把自己選好的材料收拾在一起,去找拉赫曼上校開會了。
12月2日開始,Z集團的謝里夫·羅易所部(R部隊)集中了全部兵力突擊達卡西側的敵軍防線,試圖再一次渡河並在河東岸建立牢固的橋頭堡。有了陰差陽錯地起義的巴基斯坦遊騎兵們提供的重要情報,Z集團已經在之前的數次進攻之中有效地削弱了疲敝不堪的巴基斯坦軍隊,此時的總攻只不過是給註定的程序畫上了休止符而已。
羅易的先頭部隊約有700人,主力包括之前在印度的德軍軍營裡接受過訓練的老兵還有那些從巴基斯坦軍隊中叛逃過來的孟加拉人士兵,這些多次在類似的渡河戰鬥中衝鋒陷陣的孟加拉士兵們一馬當先、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從防線上最薄弱的地帶發起進攻,趕在敵人將防線上的缺口補好之前就抵達了東岸,而後在後續的接應部隊的支援下迅速地開始搭建防禦陣地。
孟加拉軍建立防禦陣地的流程同他們所能獲得的裝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某一支部隊擁有從泰倫礦業公司繳獲的工程機甲或是夏普敦公司秘密提供的類似產品,則他們就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搭建起較為穩固的陣地從而避免敵人僅用少量兵力或一些遊騎兵就把他們趕回原位。自然,巴基斯坦軍隊也不會袖手旁觀,每當他們確認孟加拉人試圖渡河作戰時,附近的巴基斯坦軍隊將摧毀那些樹大招風的工程機械看作是行動中的頭等大事。
最適合前去把孟加拉人推下河的自然還是遊騎兵部隊,然而此刻的巴基斯坦遊騎兵卻正處在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約書亞·米切爾帶領他手下的遊騎兵叛逃一事給遊騎兵造成了致命影響,同時也加深了巴基斯坦軍隊各部隊之間的懷疑。遊騎兵的指揮官們指責巴基斯坦軍隊在收到假訊息之後不假思索地對一直保持著忠誠的外國友人和可靠戰士痛下殺手,而陸軍軍官們則聲稱米切爾等人是早已通敵才會在遭到攻擊之後立刻叛逃的。受到了侮辱又普遍在級別上低於陸軍指揮官們的遊騎兵指揮官們掘地三尺也未能找出米切爾等人通敵的內部證據,他們只得把這當做是陸軍在關鍵時刻的落井下石。
由於遊騎兵指揮官們消極備戰,結果可想而知。謝里夫·羅易的先頭部隊在經歷了前後5個小時的激戰之後成功地在東岸立住了腳,現在他們離達卡外圍地帶只剩下幾十千米的路程了。確認先頭部隊取得了圓滿成功後,羅易命令主力部隊配合大部隊渡河、把西岸的巴基斯坦軍隊全部驅趕到另一側。越戰越勇的孟加拉人已經不再是當初只能在巴基斯坦遊騎兵的鎮壓之下驚叫著四散奔逃的游擊隊員們,如今他們儼然擁有了比敵人更為強大的火力和武器裝備,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他們那忠實可靠的德印聯軍盟友還有時不時地間接充當了搬運工的敵人。
與此同時,位於達卡南部的孟加拉游擊隊也響應友軍的行動開始了新一輪的進攻。這些游擊隊員們或許永遠無從理解他們的戰友給麥克尼爾添了多大的麻煩,他們的眼中只剩下了這場即將結束的戰爭和可以期待的生活——也許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樣美好。多虧東孟加拉的巴基斯坦軍隊已經摧毀了該地區的大量基礎設施,孟加拉游擊隊員們只需要再象徵性地朝著吉大港的方向開幾槍就能讓剩餘的敵人陷入到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孟加拉人的總攻開始時,達卡的巴基斯坦軍隊指揮機關除了組織各部隊堅決反擊之外,還在緊張地聯絡他們那並不可靠的外國盟友。駐紮在東孟加拉的將軍們反覆向仍然滯留在達卡的外國機構——尤其是美國的相關機構——詢問合眾國是否有介入這場戰爭的意願,但沒有誰願意在這時候給他們一個肯定的答覆。
“【用越南模式也可以】。”坐鎮達卡的卡薩德看著破譯出來的內容,啞然失笑,“這種話簡直特地為了把美國人勸退而說出口的。”
“伊德里斯,達卡已經徹底陷入了混亂之中。”卡薩德的手下卻沒有他這麼淡定,這些教士在面對不像巴基斯坦人那麼虔誠地敬奉教法的孟加拉人時總免不了要腹誹幾句。“我們再不採取行動的話,只怕我們就要失去主動權了。”
“達卡的秩序還在,此刻的混亂是某些人故意製造出來的。”老練的阿拉伯王子還沒有在這時動手的打算,他經歷過許多大風大浪,知道有些機遇的背後藏著自己無法承擔的風險。“只要那些人還沒有真正恐慌得四處亂跑,我們就仍然要保持著冷靜。等他們也自亂陣腳之後,再行動也不遲。”
說罷,卡薩德便叫人繼續去監視泰倫礦業公司的情況。埃貢·舒勒的試探已經證明阿克圖爾斯·蒙斯克來自其他平行世界,麥克尼爾為此而決定必須想辦法讓蒙斯克吐露出一些同其他平行世界相關的情報——無論以什麼手段。然而,既不能讓蒙斯克當真有機會逃跑也不能直截了當地把他暗殺掉的卡薩德並不看好麥克尼爾的想法,他的直覺告訴他,之前他們所取得的一些情報或許只是來自於當事人的特殊心態:那些生前可能是某種更為危險的超自然生物的挑戰者根本沒有把他們當做值得重視的對手來看待。
如今的達卡重新變成了一座鬼城,這話一點都沒錯。有時候巴基斯坦軍隊的指揮官們並不能很好地約束其手下士兵在絕望中而誕生出的破壞衝動,這些士兵們會嘗試著把視線所及範圍內的一切都破壞掉,而且他們大概從未考慮過如此魯莽的行為會給那些大人物的生活質量帶來多麼致命的影響。想到這裡,卡薩德不由得為仍然下落不明的伯頓感到幸運。那傢伙要是堅守到現在的話,可能會面臨許多不妙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