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BEP3:進取(15)
米納斯吉拉斯起義軍如今正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南里奧格蘭德州和聖保羅州的倒戈、投降使得他們失去了和整合運動討價還價的資格。知道整合運動勢必要尋找出一批真正值得懲罰的敵人而非對全部反抗者假惺惺地施以仁慈的起義軍指揮官們決心繼續抵抗下去,他們試圖利用米納斯吉拉斯的一切資源服務於這場戰爭,寧死也不能讓聯邦軍輕易地獲取勝利。
在整個起義軍陣營經歷了去年12月的災難性潰敗後,被聯邦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攻的米納斯吉拉斯起義軍試圖鞏固陣地、延緩聯邦軍向州內進軍的速度。依賴臨時整編的部隊和臨時安置上去的指揮官建設起來的防線往往漏洞百出,即便聯邦軍不使用什麼精妙的戰術而僅憑人數和武器裝備上的優勢盲目地進攻,起義軍也往往招架不住。到1月中旬,聯邦軍兵鋒直抵米納斯吉拉斯州首府貝洛奧裡藏特城下,而起義軍在附近的防禦部隊加起來總共只有9個步兵營,每個步兵營計程車兵數量還不到聯邦軍步兵營的一半。
早在撤退進入米納斯吉拉斯州之後就開始打算另謀生路的第二步兵師內部各作戰單位之間的通訊變得更加頻繁了。包括卡爾多蘇上校在內的指揮官們把米納斯吉拉斯的戰敗視為時間問題,他們更在乎的是趁聯邦軍還沒有將逃跑的道路徹底封鎖時殺出一條血路來。
“布拉加將軍正在和雙方溝通,也許事情會有轉機。”卡爾多蘇上校準備了多個作戰方案,具體情況要視北方共和軍和米納斯吉拉斯起義軍的反應而定,“不過無論到時候他們做出什麼決定,我們都沒有辦法守住這裡。”
“最壞的結果是共和軍拒絕我們北上投奔他們。”麥克尼爾說出這句話後反而輕鬆了不少,“如果他們執意把我們視為寄生蟲的話。”
“他們……應該……是不會的。”卡爾多蘇上校遲疑地辯解著,“假如他們想要殺進里約熱內盧並把整合運動徹底消滅,在關鍵時刻拒絕一群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無疑是很不明智的。再者,他們可以有選擇的餘地,我們就不行了。麥克尼爾,我們需要儘快整理出一個從巴伊亞方向突圍的計劃。”
麥克尼爾替卡薩德捏了一把冷汗,他猜得出躲藏在敵方控制區的戰友這下子得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走私物資的新路線了。要是共和軍屆時能夠滿足他們的物資需求,那當然皆大歡喜;一旦共和軍解決不了他們的燃眉之急,卡薩德探索出那些路線對麥克尼爾一行人而言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生命線。他先為卡薩德祈禱了一陣,而後開始研究起新的作戰方案來。
南里奧格蘭德州和聖保羅州全部落入聯邦軍手中後,米納斯吉拉斯州在各個方向上被聯邦軍完全包圍,原先和共和軍控制區短暫接壤的地區也伴隨著聯邦軍的新一輪大舉進攻而成為了敵佔區。因此,第二步兵師在向北逃跑的過程中勢必要突破聯邦軍設下的重重封鎖線,尋找相對而言最安全、損耗最小的路線成為了當務之急。
第二步兵師選擇了一條和北方共和軍控制區之間距離最短的路線,這條路線穿過位於米納斯吉拉斯州東北方向的巴伊亞州,而後進入共和軍當前的控制區。巴伊亞州對巴西來說是一個頗為不穩定的州,它在帝國時期爆發過多次大規模奴隸起義,後又在共和國建立後成為君主制支持者氾濫的重災區,以至於聯邦軍不得不對巴伊亞進行了多次大規模屠殺才勉強壓制住保皇派的聲勢。從這個對大人物們而言無異於燙手山芋的州路過,也許可以降低第二步兵師面臨著的風險。
“整合運動這是嫌巴伊亞州還不夠亂嗎?”瞭解到巴伊亞州最近幾年的變化後,彼得·伯頓不由得大吃一驚,“我可以理解他們任命軍人接管州政的用意,但讓以尉官為主的軍人政客前去治理一州之地……恐怕只會帶來更多的麻煩。”
“他們需要忠於自己的軍人而不是一個能擺脫自身影響的獨立群體。”有著類似經驗的斯塔弗羅斯一語道破了其中的考量,“那些將軍和上校,哪一個不是有著自己的勢力?相反,把沒有什麼勢力的低階軍官突然提拔到高階職位上,既能壓制那些高階軍官,又可以讓這些新手軍人政客因缺乏其他勢力的支援而不得不繼續依賴整合運動。”
“但巴伊亞卻已經穩定下來了。”帕克至今無法參透這背後的奧秘,“雖然咱們私下裡總說整合運動過於依賴魔法而且有勾結惡魔的嫌疑,他們做成這些事肯定不是隻靠魔法的。”
為了和北方共和軍更好地溝通,原本就很少有機會和麥克尼爾等人見面的博尚被派去執行了一項特殊的飛行任務,這個法蘭西王牌飛行員將要駕駛著航空炮艇跨過聯邦軍控制區並抵達共和軍控制區、將那些不方便用電報傳達的訊息轉交給共和軍的指揮官們,也算是向有著類似的目的卻終究不是一路人的同行表示敬意。為博尚的忙碌而哀嘆的眾人為自己最近失去了空中掩護而惋惜,他們又要在缺乏空中支援的情況下和敵人戰鬥了。
連日來,撤出陣地的第四騎兵團繼續和山野為伴,這些能夠讓前來旅遊的觀光客們心血來潮地寫下洋洋灑灑幾萬字遊記的風景已經不能再引起他們的興趣,又或者他們從一開始就沒對這些景色感興趣過。士兵們對未知的前路有著自己的猜想,有些人認真地討論著接下來的規劃,言語之中不乏幾分妄自猜想。不過,之前在聖保羅州北部地區打游擊戰的經歷已經讓大部分士兵吃足了苦頭,他們再也不想躲在山區裡和敵人周旋了。
“我們要加快速度,趁著敵人忙於攻克米納斯吉拉斯其他城鎮的機會……迅速北上。”和伯頓一起坐在裝甲車裡趕路的麥克尼爾仍然沒有停止思考,他需要估算出敵人追擊的速度,這中間也要考慮到部分地區的起義軍可能會不戰而降的因素,“到時候攻堅戰就交給你和帕克了,別讓大家失望。”
“放心,我還不至於在自己最擅長的工作上失職。”伯頓聽麥克尼爾說將要有一些攻堅戰等待著他,不甘寂寞的靈魂頓時蠢蠢欲動了,“話說回來,巴伊亞方向上的敵軍大概有多少人?以我們目前的狀態,如果是對付州軍和民兵還好說……要是對付聯邦軍,即便兵力相同都要提前做好戰敗的準備。”
“唯獨在這件事上你可以不必擔心。據第二步兵師的情報機構瞭解,巴伊亞州在這場戰爭中只動員了兩千多名士兵參戰,他們對我們是不能構成威脅的。”麥克尼爾忍不住笑了,但他只笑了片刻就自行停下了,“比起那些弱小的州軍,我們需要擔心的是聯邦軍。一旦他們判斷出我軍要從巴伊亞州突圍——他們甚至有可能已經看出來了——那時的情況會變得非常地棘手。”
似乎就連命運都在暗中協助起義軍。一直跟在第四騎兵團後方、緊追不捨的聯邦軍第十步兵團由於接到了其他作戰任務而放棄了追擊計劃,這使得第四騎兵團得以在撤出防禦陣地後迅速北上並繞過那些幾乎同時開始退卻的米納斯吉拉斯起義軍。麥克尼爾尚不瞭解米納斯吉拉斯方面會在發現第二步兵師往北方撤退後做出何種反應,他擔心部分米納斯吉拉斯起義軍指揮官一怒之下命令部隊攻擊第二步兵師,那樣一來情況將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好在最壞的結果並未出現,自顧不暇的米納斯吉拉斯也沒有對第二步兵師的北逃發表任何意見。
1月19日上午,跟隨著第二步兵師的腳步拼命地向東北方向逃跑的第四騎兵團終於抵達了米納斯吉拉斯邊境地帶。看慣了綠油油的山谷後,光禿禿一片的原野讓眾人一時間無所適從。除了周邊城鎮附近僅能充當點綴的植被外,目力所及之處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黃土。
“這地方叫烏蘭迪(Urandi),十幾年前才被正式承認為村莊。”卡爾多蘇上校從偵察兵的彙報中得到了令人滿意的結果,那些怠惰的巴伊亞人果然沒有在此安排更多的守軍,“看來我們已經進入巴伊亞州了,大家要儘快把這座村鎮拿下。敵人不會給我們太多的時間。”
“我還我們可以一直避免和敵人交戰呢。”伯頓意識到他的機會來了,“敵人既然在東北方向上如此疏忽大意,那我們可得給他們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回憶才行。”
沒有衝鋒的號角也沒有打破寂靜的第一槍,以伯頓等人駕駛的數輛裝甲車為先鋒的突襲部隊率先朝著村鎮衝去。在外面站崗放哨的巴伊亞士兵直到這時候才發現這群灰頭土臉的傢伙原來不是背景色而是敵人,連忙敲響了警鐘並讓同伴把起義軍來襲的訊息告訴村鎮裡的其他人。他從自己所處的崗哨站裡向著外面開了一槍,招待他的是裝甲車發射來的機槍子彈——倒黴的巴伊亞士兵當即被撕了個粉碎,連人帶哨站被打成了路旁的一堆垃圾。
長期以來,自制的裝甲車成為了起義軍在正面戰場上抵擋聯邦軍的神兵利器。為此,優先確保裝甲車能夠投入戰鬥成為了指揮官們的首選,卡爾多蘇上校也不例外。得到了良好保養的裝甲車勢如破竹地前進著,巴伊亞士兵們徒勞的抵抗在鋼鐵面前顯得十分可笑,坐在車子裡肆意妄為地朝著外面開火的伯頓這時才感受到了聯邦軍對付起義軍時所具備的優勢帶來的滿足感。臉上還掛著一道刀疤的白人青年想到這裡,連忙提醒自己沉住氣,免得成為下一個反過來被敵人戲弄的聯邦軍指揮官。
駐紮在烏蘭迪的巴伊亞士兵們似乎沒有任何參加戰爭的經驗,當起義軍的蒸汽裝甲怪物從兩個不同方向包抄了他們的撤退路線並和從中間進攻的騎兵隊成功地實現了夾擊之後,這些可憐計程車兵就自行潰退了。甚至懶得追殺逃兵的卡爾多蘇上校命令手下儘快確保將村鎮完全佔領,他要嘗試著從這裡獲得一些和敵軍駐紮情況有關的情報。
彼得·伯頓興高采烈地開著裝甲車朝前衝鋒,他剛才分明數過,這個縱橫都只有個位數街道的村鎮藏不下太多的敵人。肅清此處殘敵不會花費太多時間,但他們還得應付那些從四面八方圍攻而來的敵軍。按照麥克尼爾的計劃,第四騎兵團將一如既往地虛晃一槍以實現北上和共和軍會合的最終目標,這一方案對第四騎兵團的機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持車輛和馬匹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