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3EPXC:大樹
或許再過幾十年,人類就會逐漸失去對於【醜】的概念。拋棄軀體帶來的限制,人們才能擁有更大的自由——那些由於身體特徵而飽受歧視(無論在哪一方面)的受害者一定會贊同類似的觀點。先天帶來的因素不再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人生,只要這些人願意花一些錢定製更符合大眾審美的義體,不管是奇醜無比的不幸者還是先天矮小並被稱呼為侏儒的可憐人都能從遭遇中得到解脫。
恐怕只有一種人會選擇在這樣的誘惑面前仍然保留著身體上的缺陷:這些人希望用這缺陷讓自己和他人銘記某些東西。
“這就是你始終不去做修復手術、留著這張讓人看了就反胃的爛臉出現在我面前的原因?”
正從青年時代步入中年的貴人一絲不苟地切割著盤子裡的牛排,絲毫不掩飾對眼前這位客人的諷刺。直白地表達出惡意,對於像他這樣的大人物而言,自然是不夠穩妥的。誰也不知道所謂的小人物是否會籌備著令人心驚肉跳的報復,同樣沒人能夠預料到今日微不足道的普通職員會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足以威脅到自己的大亨——即便當事人擁有能夠無視大部分風險的地位和資源,經常得罪別人,總歸不是什麼值得推廣的作風。
藉口,全都是藉口。能和他坐在同一張餐桌上吃飯的,不會是一文不名的窮人。眼前這傢伙連修復手術都懶得去做,擺明了是故意要他難堪。
“人們不該總以外貌去評判別人。”
若是隻看半張臉,坐在另一側的光頭日本青年或許還算體面;要是讓他把遍佈疤痕的另半張臉展示給別人,準能把大部分人嚇得渾身冒汗。技術帶來的時代變革一刻不停地進行著,人們的思維卻沒能夠緊跟時代的腳步。這副尊容為他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每一個為他的名聲和能力而讚歎的官員、商人都會在見到他的真面目後打消進一步合作的念頭。
除了剛才直言不諱地把他訓斥了一番的這位大人物。
“那是理論。事實上,沒有什麼事情是按照理論的指導去發展的。對於外貌出眾的同類擁有莫名其妙的好感,可以說是我們人類的通病。”青年官員無奈地咂舌,“不要說普通的平民,即便是罪大惡極的犯人,只要長得足夠好看,就會贏得許多同情……甚至是法官的瀆職。”
“正是為了把這個只喜歡看結果的世道給扭轉過來,我才會選擇保留著這令我痛苦和驕傲的勳章,大臣閣下。”光頭青年謙遜地笑了笑,縱使對方方才不留情面地駁了他的面子,他也只能低聲下氣地討好這手中掌握著大權的同類。同類之間的廝殺往往比獵食異類還要慘烈,畢竟他們會將異類看作是天生就該接受奴役的奴隸,而同類則是和自己爭奪權力的死敵。配得上敵人的稱號或許是一種光榮,也是一種巨大的風險。
“為什麼要改變風氣呢?要我說,現在的風氣很不錯。”疑似擔任日本內閣某省大臣的官員漫不經心地答覆道,“你已經走出了這個迴圈,我該恭喜你找到了自己的真正道路……就讓其他人留在那個圓圈裡繼續原地打轉吧。資源是有限的,來的人越多,競爭就會越激烈。以商人的身份轉職政客若是成為一種潮流,具備這種身份的人很快就會從受到吹捧的幸運兒變成廉價的工具和傀儡。”比光頭青年年長不少、戴著眼鏡的大臣似乎發覺面前的年輕人根本不在乎自己所說的話,於是又加重語氣強調了一遍,“……合田先生,要想讓你的頭頂出現光環,需要漫長的歲月;但是,如果想讓這光環破碎,一兩天就足夠了。你過去在【日本技研】取得的一切名聲和成就,到了政壇上,很可能會在你無法想象的短暫時間內消失得無影無蹤。”
倘若這二人留在普通餐廳裡吃飯,餐廳中的侍者或是其他用餐的客人聽見了,一定會驚喜地前來圍觀。但是,眼下他們所處的高塔頂端是隻有具備同等身份的人物才能到訪的華貴場所,任何有資格出現在這裡的人都不會在乎一個已經不能使人產生新鮮感的奇蹟。【日本的奇蹟】放在十年前堪稱人類的福音,讓全人類找到了從世界大戰的核汙染中殺出一條血路的機會;等到人們對此習以為常後,他們便刻意地忘記了這奇蹟是無數專家和技術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造就的。
縱使作為團隊的代表而曾經出盡風頭的合田一人,也幾乎要被遺忘了。
“有些事,必須有人來做。誰都不想做、都指望著別人去做,最後沒有人來做事,大家一起走上絕路。”合田那張麻木不仁的臉上毫無波瀾,“物部先生,如果讓我被接納的代價是送出一些必要的禮物,我想我已經準備好了。”
“現在你最應該做的是保持克制。”物部大臣聽見合田暗示他有關賄賂的事情,不由得皺起了眉頭,“禮物?陸軍最近正在受到媒體的質疑,假如你能想辦法讓他們從輿論的圍攻中脫身,這份恩情一定會讓你得到陸軍支援的。”
“……您是說,發生在新義州的——”
在這高塔上,兩人能夠盡情地俯視下方的城市,享受著身居雲端之上的滿足感。
“知道就好。”物部略微點頭示意,“……調查團隊說,是反對韓聯邦的叛軍攻擊了平民。但是,不管是韓國人還是其他外國人,甚至連我們自己人,都認為是我們的陸軍在那裡殺害了平民。”
“那是因為我們不僅在20世紀幹過類似的事情,到了21世紀也幹過。”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了。”提到媒體的風暴,物部愈發地愁眉苦臉。他不是陸軍的一員,也不是和陸軍有交集的官員,唯一能讓他和陸軍的高階將領們產生共情的,是雙方手中所掌握著的共同權力——暴力。“中東那一次,是當地的游擊隊專門挑選老弱病殘和兒童組織特殊部隊,我們對他們進行無差別攻擊,那是出於無奈;墨西哥那一次就更不用說了,要是我們當時沒按照帝國軍的想法去辦事,帝國軍說不定會暗中把我們的計劃直接賣給大東合眾國,到時候咱們就等著三艘航空母艦出現在新濱市罷。可這一次……”
根據維和部隊中的日軍指揮官的描述,由日軍和韓國人僱傭的外國難民(大部分是美國人)組成的聯合部隊在新義州附近搜尋時正好撞見叛軍襲擊平民,於是便怒火中燒地投入到作戰中,成功地將叛軍消滅。誰也想不到他們莫名其妙地要為這起慘案負責,或許所有人都認為日本人確實更像是兇手。
問題不在於日本人自己的態度,而在於這樣的傳言會不會讓原本對日本還算有利的局勢忽然逆轉。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了,新的霸主就在日本人的家門口,一旦這新主人從這些傳言中編織出了一些值得警惕的謠言,日本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完全無法抵抗。
“那就去找美國人吧。”合田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他們肯定願意幫忙。我們上一次在墨西哥幫了他們,這一次輪到他們來回報我們了。”
“……哪個美國?”物部條件反射一般地反問道,“是華盛頓的【帝國】,還是加利福尼亞的【合眾國】,又或者是阿拉斯加的【聯盟國】?”
“帝國。”合田堅定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聯盟國是俄國人豢養的一條家犬,合眾國則是大東合眾國的傀儡。考慮到大東合眾國和俄國人還會維持一段時間的同盟關係,我們能夠尋找的盟友只有帝國了。大臣,請您相信我,帝國一定會勝利,這些共和派的叛亂很快就會被鎮壓。到時候,他們除了逃往大東合眾國或者是俄國以尋求庇護外,別無他法。”
雖說是共同進餐,其實只有物部大臣一個人在大快朵頤,倒黴的合田只能坐在旁邊看著物部吃飯。這種另類的羞辱並沒有讓合田大發雷霆或是拂袖而去,相反,他耐心地向著物部大臣推銷自己的觀點,彷彿他完全不在意任何冷遇一樣。
只要保持著糾纏,物部大臣也沒有理由把創造奇蹟的英雄直接推進火坑。每一個能夠出現在媒體鏡頭前的英雄,背後都是操縱著人偶的專家們費盡心思和資源打造的完美形象。把人偶毀掉而造成的損失會讓那些吝嗇的大亨們氣得跳腳。
物部大臣戴上眼鏡,優雅地擦了擦嘴上的油漬,坦誠地說道:
“就算是內閣——不,就算是軍隊當中,最強硬的陸軍強硬派也不敢像你這樣直截了當地說:我們要和帝國結盟。”
“他們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而我目前是個沒有上下級隸屬關係的自由人。”合田再一次露出了微笑,“我只不過是說出事實罷了。當年,為了避免被核彈直接炸平,我們背棄盟約、退出戰爭;現在戰爭結束了,毀滅的威脅離我們遠去,那麼為了不讓自己緩慢地成為新霸主的殖民地,我們又要撿起這份盟約。一切都是為了生存,大臣閣下。”
“一切為了生存……”物部若有所悟地自言自語著,似乎從中領悟出了什麼新的道理,“很實用的觀點,合田先生。要是其他人都能按照你的想法去靈活地執行我們的命令,日本大概也能少碰上麻煩。”
“憑藉自己所喜好和厭惡的事物去指導行動,無疑是很不明智的。”合田知道時候到了,他正需要想方設法討好物部,才能順利地進入政壇,“就我個人來說,我並不厭惡大東合眾國,也不厭惡帝國,因我瞭解他們所做的一切也只是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不過,越是瞭解這一點,我們就越要珍惜生存的機會。日本現在已經不是隻能聽他人發號施令的木偶了,因而就不能讓別國來代替我們去承擔責任,換言之,風險越來越大了。今日我們改變方向,去重新和帝國結盟;要是某一天情況發生了變化,說不定我們還有可能和大東合眾國結盟去對付帝國呢。”
“沒錯。”
“說起來,我有一些珍貴的禮物想要送給內務省。近來本人聽說內閣憂心於公共安全問題,這必然對內務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可惜,我現在已經不是【日本技研】的人了,只能以私人名義為此而貢獻出一份力量。”
“是什麼?”
“……我的一些商業夥伴從韓國帶回來的。”
這才是物部等待已久的好訊息。紙面上的善意又不能拿來投入工作,代表著資源和權力的禮物才能讓他略微為此而心動。以成功的年輕商人的身份從政並逐漸建立了勢力的物部非常清楚,想要在日本生存下去,就必須保持已有秩序的平衡。競爭多年的老對手之間偶爾會保持默契,那是因為他們彼此之間都相信莽撞的新人比自己熟知的惡魔更具有威脅性。碾碎不懂規矩的新貴,自然成為了他們的最大樂趣之一。
但是,合田的身份和物部又有差別。物部憑藉經商而成為鉅富,而合田在名義上只是個一直為【日本技研】效力的僱員。不論實際薪資如何,企業中除了掌舵者之外,縱使職業經理人也只是會隨時失業的僱員而已。擅長髮號施令的管理者和只會執行命令的僱員之間有著天壤之別,一些明知道自己沒有管理能力的職員寧可留在原本的崗位上也不願晉升——讓他們去管理團隊,一定會造成不可估計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