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達公快快請起,可莫要如此”,韋叔諧忙是上前攙扶。
馮盎雙手接過聖旨,面北再拜,“老臣必不辜負聖恩”。
只見馮盎感激涕零的再三拜謝,實在是忠心耿耿,韋叔諧見狀也是有些感動,直嘆道:“聖人也知明達公忠義,因此特地下旨嘉獎,明達公深得聖人信賴啊”。
在這等簡短的旨意中,李世民對於馮盎的忠義大加讚賞,追贈馮盎之父馮僕為高州都督,耿國公,諡號懿,追贈馮盎之母冼夫人為耿國太夫人,加馮盎銀青光祿大夫,加馮智戴正議大夫。
馮盎之父馮僕在南陳時官至石龍太守,爵封信都縣侯,現在追贈都督,進爵國公,雖然說追贈,但這等榮譽可是極其難得。
實際上,李世民也是著實有些摳搜,追贈爵位,加文散官,這在本質上全是虛名,嶺南天高路遠,朝廷也不可能特地對其發放俸祿,所以說這就是籠絡人心的虛名而已。
說到這裡,也是不由得感慨羈縻州縣的政策實在是非常優渥,所謂的“羈”便是用軍事和政治的壓力加以控制,“縻”便是以經濟和物質利益給以撫慰。
朝廷承認其酋長、首領在本地的政治統領地位,任用其族內之人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隸屬朝廷,經濟上有朝貢的義務外,其餘一切事務由酋長自行管理。
總體來說,羈縻政策可以歸結成一句話:附則受而不逆,叛則棄而不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朝廷也不指望羈縻州縣上繳賦稅,同樣也不會對其酋長、首領發放俸祿,畢竟天高路遠,那點俸祿可能還比不上路費呢。
隨後眾人繼續觥籌交錯,先前的壓抑氛圍一掃而空,馮冼兩家的族人在馮盎父子的帶領下,對於朝廷、對於李世民,一個勁的歌功頌德。
酒醉後的馮智戣更是對高衝破口大罵,對李世民感激涕零,對韋叔諧二人那叫一個親近,就差磕頭結義了。
且不提都督府推杯換盞,熱鬧非凡,高衝回到大營後,眾人悶頭不語,正打算各自離去。
高衝忽然笑道:“怎麼都這幅表情?蔫頭耷腦了”。
田陽明小心翼翼的抬頭,看了一下笑盈盈的高衝,終究是壯起膽子問道:“經略,你消氣了?”
“消氣?”高衝一臉錯愕,“我什麼時候生氣了?”
“你還沒有生氣?”田陽明見高衝態度和煦,也是恢復跳脫脾性,“你就差指著馮盎的臉罵了你還沒生氣?”
高衝聞言朗聲大笑,然後很是滿意的點點頭:“不錯,看來今天表現還可以”。
田陽明更加迷糊,本打算追問,高衝已經是擺手催他離開。
“早點下去歇息,明天兵發羅州”。
田陽明只得滿心疑惑的告退。
待看到四名少年也打算低頭離去,高衝咳嗽一聲,“你們等一下”。
“兄長”
“師父”。
四名少年也是悶頭回應,其實他們四人也是疑惑不解。
“說一說看法”,高衝自顧自的斟茶,薛仁貴見狀忙是上前代勞。
高侃看一眼其他幾人,有些猶豫的說道:“兄長若只是行霸道震懾,是否是有些過激了?”
“師父態度如此嚴厲,不惜與那馮盎撕破臉,應該不止是為震懾吧”,著薛仁貴也是問道。
高衝不置可否,看向裴行儉,裴行儉苦著臉想了又想,“我看不懂,不過我覺得師父一定不是真的和馮盎翻臉”。
高衝神色一動,緩緩放下茶杯,問道:“你們幾個也是這麼覺得?”
高侃三人面面相覷,有些茫然的搖搖頭。
“我不知道”,高侃如實說道:“僅看表面態度,兄長確實已和馮盎翻臉,難道其中更有深意?”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