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高衝躺靠在榻上,揉捏著腫脹的大腿,聞言也是來了興致,“說說看,怎麼個全然不同”。
薛仁貴等人也是放下手中的事,靠攏過來。
“怎麼說呢”,裴行儉摩挲著下巴,斟酌一番詞彙。
“首先是師父所說的,城池風貌,這北流城可是全然不似其他嶺南城池一樣,倒像是中原城池,而且這位楊使君也是不像其他州官,你看瀧州陳使君、白州龐使君,打眼一看,那是區別分明啊”。
高侃不以為然,直言道:“這也沒什麼奇特,楊使君畢竟出身中原名門,跟當地俚僚有區別也是正常”。
聽到高侃這麼說,幾名少年也是覺得有道理,也不再糾結這一點,只是高衝若有所思?
這時,田陽明和龐孝節一起回來,臉上堆滿笑意,那叫一個歡心喜悅。
“怎麼?”高衝眉頭一挑,“人家是給你塞金錠了,還是送美人了?這麼高興”。
二人一頓,面面相覷。
“自光兄,你……”,龐孝節嘴角一抽,表情十分複雜,既憤怒還委屈。
“不是我,我沒有,我沒說”,田陽明忙不迭擺手,來一個否認三連。
然後瞪大眼睛看向高衝。
高衝好整以暇的搖晃著茶杯,這時心裡也是大概明白些許。
“別看我,威鳳衛人手不足,我也沒那閒工夫監視你們”。
高衝瞥一眼二人,“要是實在忍不住,屋裡的人可以留下,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原封不動送回去”。
東西,這個詞泛指具體的或抽象的事物,比如買東西,送東西等。
實際上這個詞出現得很早,東漢時期便已出現,當時的東京洛陽、西京長安,商業繁榮,貨物種類繁多,“東西”這個俗語便自然而然產生。
也並非是因為唐朝長安城的東市、西市而產生東西這個詞,因為早在隋唐之前,“東西”這個詞便多次出現在史料之中。
比如,南梁《南齊書》所述:“物產四方,而約言東西,正猶史紀四時,而約言春秋耳”,便是對“東西”一詞最直白的表述。
更有流傳甚廣的《木蘭辭》中所述:“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木蘭辭》的年代可是在南北朝時期,至少高衝現在已經可以看到這首樂府詩。
聽到高衝不容置疑的話,二人只得應諾。
田陽明撓撓頭,有些赧然的說道:“經略息怒,非是我等貪財,只是那楊使君太熱情了”。
裴行儉等人聞言也是明白過來,不過也沒有太過驚異。
贈金銀送美人,這種操作屢見不鮮,見怪不怪了,甚至已經擺在明面上來,更何況是嶺南這蠻荒之地,自古以來便是如此。
“城北大營去了多少人?”高衝略一思索便是問道。
“依你的吩咐,驛館僅留親衛隊,其他人都去了”,龐孝節如實回答。
高沖默默點頭,“注意一點飲食,禁止飲酒,今夜你就留在營中”。
龐孝節點頭應諾。
田陽明反應過來,一臉錯愕,看看左右沒有外人,立即上去低聲問道:“經略你是覺得這楊厚有問題?”
高衝不置可否,只是淡淡說道:“不管有無問題,出門在外,小心謹慎總歸是無大錯”。
裴行儉等人也是點頭附和。
這時候,一直沒說話的薛仁貴忽然說道:“有沒有問題尚不清楚,但他一定有事瞞著師父”。
高衝看一眼薛仁貴,再看看其他人,“你們覺得呢?”
“這般標新立異,我也覺得不對勁”,裴行儉直說道。
“莫非他有反心?”突地謹冷不丁的說道,“所以才將衛隊打發去了城北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