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呢?”高衝冷冷笑道:“先前本打算看他姿態,再做處理,但是現在他已經擺出陣勢來了,何必再去假惺惺”。
說到這裡,高衝看一眼眾人,正色說道:“原越州刺史寧道明謀逆作亂,已於姜州伏誅。
然越州諸縣仍陷於賊手,現本官親率平叛大軍,兵發越州,平叛剿賊”。
龐孝泰臉色瞬間凝重,微微失神後便是鄭重應諾。
寧純略一遲疑,張張嘴終究是不知道說什麼,拱手應諾。
原來出兵越州,只是招撫失地,進行戰後安撫,現在則是平叛剿賊,意義完全不同。
已經直接將進駐合浦縣的寧洄藻視作叛賊,從招撫變成平叛,這其中的意義可是天差地別。
終究是將這叛逆之罪,從寧道明個人層面上升到欽州寧氏,因為寧洄藻是寧氏嫡長子,更是欽州刺史。
在一定程度上,寧洄藻便代表著欽州寧氏。
“經略”,龐孝泰忽然近前來。
龐孝節心裡一顫,定定的看著兄長,唯恐龐孝泰再犯糊塗。
但是龐孝泰既然心意已決,便是不再更改,這種性格的人平日裡畏首畏尾,但若是認定一件事,那便是死犟死犟。
龐孝泰注意到龐孝節的眼神,只是頷首一笑。
“既要討伐寧洄藻,那欽州方向不可不防,經略可傳令邕州、淳州等地,向欽州方面進軍。
此舉一來可以確認各州之心,二來可以震懾欽州寧氏”。
龐孝泰對著高衝拱手說道。
然後話語一頓,看一下寧純,便是誠懇說道:“實不相瞞,我白州龐氏,三代依附於寧氏,其久據欽州,威壓嶺南,各州俚僚無不臣服,若是冒然進攻寧洄藻,唯恐逼反各州俚僚。
寧長真遠非寧道明可比,一旦寧長真宣佈反叛,必將擴大戰端,禍及各州百姓。
此乃孝泰肺腑之言,望經略明察”。
說完之後,龐孝泰便在馬背上深深一拜。
高衝頗為感慨,控制戰馬靠近,伸手將其扶起。
“安誠金玉良言,我豈不知”,高衝拍拍龐孝泰的手稱讚道:“我這便安排”。
轉身便對薛仁貴吩咐道:“傳令,欽、邕、淳等州,各軍府未得經略府調令,不得出境”。
龐孝泰,字安誠。泰者,安也;誠,信也,當真是字以表德。
龐孝泰建議各州向欽州進軍,但是高衝覺得有些不妥,便稍加改動,各州府兵,不得出境。
因為高衝心底相信,依寧長真老奸巨猾的性子,他絕不敢全面開戰。
當年中原大亂,高衝前來嶺南招撫,見馮盎歸附後,寧長真立即歸附,唯恐馮盎藉助朝廷之勢打壓寧氏。
現在情形更甚當年,大唐一統天下,高州馮氏、瀧州陳氏全部臣服,寧長真如何敢全面開戰。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