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雅不以為意,只是輕聲說道:“往常我不是首相”。
高衝愕然,回過神來便是豎起大拇指,“阿耶你是這個”,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便是如此了。
“我覺得淮安王李壽應該會很不爽”,高衝略一思索,便是毫不猶豫的說道。
高君雅面無表情,並沒有表示詫異,也沒有表示認同,“說說看”。
李壽,便是李神通,通常以字行世,他是李淵的堂弟,李世民的堂叔,他的父親是前隋海州刺史李亮,李亮便是李淵的嫡親八叔,這個關係並不是所謂的遠房堂叔,而是相當親近了。
李神通對於大唐最大的功績,便是在李淵起兵的時候,李神通在京畿鄠縣,聯合史萬寶、柳崇禮等人,聚兵起義,積極響應李淵。
大唐立國後,李神通爵封永康郡王,官拜右翊衛大將軍,真正的位高權重。
只不過李神通這廝在軍事才能上遠不如李孝恭、李道宗等人,討伐竇建德時,兵敗被俘;後來討伐劉黑闥,再次戰敗;討伐徐圓朗,依舊無功而返,貌似他領兵征戰就沒有大勝。
綜其一生,他的最大功績,便是響應李淵的號召,在鄠縣起兵,但是鄠縣起兵也有史萬寶等人的功勞。
高衝嘿笑一聲,“堂堂郡王,曾經的衛府大將軍,現在只是一個開府儀同三司的散官,這讓不可一世的淮安大王如何能忍啊”。
罷李神通的左武衛大將軍,加開府儀同三司,看似升官,實則是明升暗降。
左武衛大將軍,位列正三品,掌宮禁宿衛,執掌軍權,統領諸軍府,正兒八經的實權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位列從一品,乃是文散官的最高等級,得授此尊號者可以得到和三司一樣的待遇,三司便是三公三師,即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空、司徒,皆正一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開府儀同三司沒有具體的職位,不是具體的職務,他只是一個尊貴的榮譽,同時也是地位的象徵,屬於虛銜,直白來說便是榮譽稱號,名額不限,隨皇帝冊封,到後面越來越氾濫了。
本來開府儀同三司便是一個補充官位不足的產物,因為高階官位只有那麼些,如三公三師,名額有限,不能濫封,“儀同”便應運而生,不僅有開府儀同三司,還有開府儀同大將軍、上儀同大將軍、儀同大將軍等。
李神通本就心高氣傲,現在從實權的大將軍,成為一個沒有實際職務的開府儀同三司,也可以直接說李世民這是準備讓李神通養老致仕了。
畢竟李神通已經沒有實際職務了,已經變成一個地位尊崇的擺件,地位高,無實權,李神通肯定不滿,這是毋庸置疑。
聽見高衝的分析,高君雅點點頭,表示認同,“你還記得這一點,還不錯”。
高衝搓一把臉,難得父親表揚一次,可不能露餡。
作為當朝首相,高君雅自是可以直接乘坐馬車進入皇宮,一直越過中書省、舍人院,直接進入肅章門,馬車這才停下。
肅章門前,並不只有高君雅二人,高士廉和長孫無忌舅甥二人同時在這裡下車,四人見面,便是聚在一起。
可憐的吏部尚書長孫無忌,一一行禮,畢竟他的輩分最小,在私底下場合裡,長孫無忌必須執晚輩禮,在這個時代,禮不可廢,繞是李世民在私底下也得稱呼高士廉一聲舅舅。
“攸之舅舅,等下無忌再給你敬酒,可莫要推辭啊”,長孫無忌在一旁笑道。
他可是一等一的聰明人,他知道在功勳和資歷上來說,吏部尚書本應由高衝擔任,他先前還唯恐高衝會因此心生怨懟,可是在承天門城樓上,高衝說出“勠力同心,國家幸甚”的話後,長孫無忌便知道他多心了。
“好啊,那可要不醉不歸”,高衝瞪一眼長孫無忌說道:“誰不喝誰瓜慫”。
長孫無忌的胖臉一黑,有些無語。
進入肅章門,直奔右邊便是千秋殿,而千秋殿的後面便是公主院,沒有出嫁公主便居住在此,一般來說,往後便屬於禁宮,未有召見,不得進入,從千秋殿右邊的宜秋門過去就是平日裡上朝的兩儀殿了。
來到千秋殿,已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三三兩兩的官員聚在一起交頭接耳,早在殿門前,四人便是很有默契的各自分開,畢竟他們這四人若是走在一起,極其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的麻煩,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