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九隴點點頭,直笑道:“看見陛下心情暢快,臣心裡便是一鬆”。
李淵心中一動,捻鬚問道:“難道朕這些時日心情不好嗎?”
錢九隴愕然,只是咧嘴笑著。
前幾日李淵拒絕出席登基大典,明顯是心情焦躁,殿中時常傳出怒吼咒罵之聲,只不過錢九隴雖然為人忠耿,但也知道這種話題不宜深聊。
“永業,你跟著我多少年了?”李淵忽然放緩馬速。
錢九隴聞言一怔,“那有些年頭了,前隋大業十年,承蒙陛下不棄,沒有因為罪人的身份將臣驅逐,至今已有十三四年了”。
“好,朕就知道永業你是忠直義士”,李淵點頭很是滿意的說道:“你去找一下陳福和夏侯端,便到前方湖中亭來見我”。
錢九隴聞言應諾離去。
陳福官拜殿中監,掌天子車駕服飾,總領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輦等六局,負責皇帝的衣食住行,位列從三品,乃是天子近臣,更是心腹之臣。
夏侯端官拜秘書監,掌典籍圖冊,負責皇帝身邊的典司秘籍,位列從三品,同樣是皇帝的心腹之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淵來到湖中亭,驅散在此休憩的官員,並嚴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湖邊。
不多時,錢九隴將陳福和夏侯端召來,三人一同進入湖中亭,四人對坐,其他人只能在遠處遠遠眺望,不敢靠近。
翌日傍晚,李淵終於趕在登基大典前一日回京。
武德八年,十二月初十。
這一天終於到來。
東宮,承恩殿。
李世民端坐主位,一身冕服在身,已是準備就緒,一切只等禮官安排。
看著濟濟一堂的文武重臣,李世民豪情萬丈,沉聲道:“我李世民十七歲從軍,幸得諸公輔佐,東征西討,掃滅群雄,始得今日,今日過後,當與諸公同享富貴”。
眾臣聞言立即山呼,心中喜不自勝。
時辰一到,禮官入殿,引李世民以及眾臣前往太廟。
浩浩蕩蕩的隊伍在冉冉升起的紅日照耀之下來到太廟。
鐘聲響起,有司禮官逐一排班,然後示意祭祀典籍正式開始。
鐘聲止,鼓樂大作。
只見太廟前的園丘壇上,東南燔牛犢,西南懸天燈,迎著朝霞璀璨的金光,映照得無比莊嚴肅穆。
李世民一身冕服,大步登上園丘壇,香爐升,禮樂起,奏“始平之章”。
隨著“始平之章”接近尾聲,李淵終於緩緩出現。
禮官迎奉李淵登臺,李世民瞬間精神緊繃,恭謹行禮,一雙眼睛甚至不敢直視李淵。
“二郎,這個位子……希望你坐穩了……”,李淵攙扶起李世民,在其耳邊輕聲笑道。
李世民心中頓時一凜,抬頭看向李淵,只見他的眼神耐人尋味。
繞是李世民沉穩持重,現在依舊是心中雜亂,艱難的張張嘴,“阿耶……”。
隨著禮樂聲響,李淵領李世民來到臺中,對皇天上帝神牌主位行禮祭拜,隨後祭拜列祖列宗配位,叩拜,回拜位,獻祭玉帛。
“景平之章”、“鹹平之章”相繼大作。
告祭皇天諸神以及列祖列宗後,李淵下臺。
李世民回到拜位前,樂奏“奉平之章”,有司奉上玉鉞,李世民手持玉鉞,開始舞“干鏚之舞”。
舞畢,禮樂止,司祝跪誦祝文,祝文誦讀結束後,禮樂再起,行三跪九拜大禮,來到配位前獻爵。
這個場景,高衝還是第一次見,當年李淵登基時,禮制不全,多有疏漏,後來經過有司查漏補缺,逐漸完善禮制,今日便是完整的告祭之禮,這還真不是一般的麻煩。
正當高衝以為獻爵結束便是結束時,只見禮官奉上天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