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登基大典
…
岐州,仁壽宮。
李淵臉色陰鷙,緊緊攥著的拳頭青筋暴露,極力的壓制住怒氣。
“爾等、非要如此逼朕?”李淵咬牙切齒,一字一句的盯著殿中三人說道。
三人聞言低頭不語,滿臉羞慚之色,尤其是裴寂,只差老淚縱橫了。
“魏國公裴玄真,密國公封德彝,邢國公劉政會”,李淵恨聲笑道:“好,你們很好”。
“陛下,既然已經禪位,何必再使新皇難堪”,封德彝咬咬牙,終究是壯起膽子說道。
“如此率性行事,於大唐江山無益啊”。
“封倫”,李淵見封德彝開口便是拍案怒喝:“莫要忘記當初是誰啟用你?孤恩負德之輩,何敢在此犬吠?”
封倫老臉通紅,氣的胸膛起伏,捂住嘴巴一陣猛烈咳嗽,便是抬起頭來,渾濁的眼睛裡迸射出銳利的光芒直盯著李淵,“陛下也莫要忘了當初是臣獻秘計……”。
說到這裡,封德彝便是緘口不言,甚是無禮的直盯著李淵。
李淵臉色鐵青,呼吸漸漸粗重,不再理會封倫,只是轉頭看向裴寂,“裴監,你也逼朕?”
裴寂終究是躲避不過,只是喟嘆道:“陛下,事已至此,伱出不出席登基大典,已是無關緊要,何故非要自墮威嚴呢?”
李淵冷哼一聲,看著劉政會,“劉司馬,你在朕麾下多少年了?”
劉政會聽得李淵喚他劉司馬,便是心頭一震,怯怯說道:“自前隋大業十三年起,至今已有十年”。
“十年”,李淵呢喃道:“你也要逼朕?”
劉政會慌忙趴伏在地,“陛下,臣不敢相逼,只是拒不出席登基大典,對於陛下威嚴有損,對於大唐江山穩固無益,還請陛下三思啊”。
李淵聞言,沉默良久,忽然朗聲大笑,起身伸手說道:“都起來吧,朕先前所言,戲言耳,登基大典,朕自會親臨”。
三人一愣,裴寂一臉驚駭,繞是他跟李淵相識多年,他現在也是摸不清李淵心中的想法,只得問道:“陛下所言當真?”
李淵眼睛一瞪,“君無戲言,自是當真”。
說完之後,李淵捻著鬍鬚笑道:“難得今日故友皆在,今日不醉不歸,走,後苑暢飲”。
三人面面相覷,只得應著。
李淵轉身就走,只是轉身後那一剎那,眼中綻出一絲厲色。
東方亮起魚肚白,三人暢飲一夜,暈頭轉向的離去,準備前往長安覆命。
李淵掙扎起身,“扶朕回宮”。
回到寢宮,李淵驅散侍從,神色瞬間變得格外清冷,起身來到案桌前,伏案執筆。
“傳旨,午後在碧城山行獵”,李淵將一封信揣在懷中,高聲喊道。
門口侍立的王德聞言立馬進來,看著醉醺醺的李淵,一臉擔憂的勸道:“大家,宿醉後行獵,你這身體……”。
李淵猛的瞪眼訓斥道:“你這狗殺才,讓你去就去”。
王德驚慌失措,忙是伏地應諾。
看著王德離去的背影,李淵的眼神莫名。
碧城山,便是仁壽宮北邊的山峰,景色秀麗,李淵經常在山中行獵,偶爾在山中宿營。
隨李淵常駐仁壽宮的官員不少,但有資格跟隨李淵一起行獵的人並不多。
一夜宿醉,李淵並不見疲憊之色,反而精神抖擻,一身胡服,手持硬弓,縱馬來到圍場後,李淵解下腰間的一塊玉佩高手笑道:“今日朕心情愉悅,爾等各自散開,各顯本事,頭彩者,獲此玉佩”。
眾人聞言紛紛附和。
李淵當即縱馬衝出,剛走不遠,便見郇國公錢九隴率領數十精騎遠遠跟在身後,李淵便是喊道:“永業隨朕來,其他人各自散去”。
錢九隴聞言一怔,便是應諾,驅散禁衛,策馬跟上,“陛下今日興致不錯啊”。
李淵神色自若,捻鬚笑道:“難得好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