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第一臣 >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冥王逼嫁:驅魔少女,Go! 紅樓後續 渡邪錄:翡翠夢境 太歲官婿 大唐第一臣 水滸大潑皮 北胤前傳 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 最強猛士之漢末崛起 布衣小書生 抗戰之扞衛者 大唐:從為李二批命開始 大唐:開局熊孩子,舉報親爹李二 三國之重生劉莽 宋吹 奇門現代錄 謀略南陳 裂石響驚弦 三國之執掌天下 漢末滴血

杜淹自幼聰惠,外祖郭家極其顯貴,而長兄杜吒生母早亡,二人同父異母,自幼便是不合,這也是千百年來常見的家庭矛盾。

杜吒生有三子,長子籍籍無名,客居洛陽,未曾出仕,次子便是現任太子中庶子杜如晦,幼子名叫杜楚客,現居嵩山。

杜淹在洛陽擔任偽鄭的吏部尚書,位高權重,便在王世充面前進讒,將在洛陽的兩個侄子全部下獄,在獄中,杜如晦的長兄受盡折磨而死,弟弟杜楚客僥倖活命。

在李世民平定洛陽後,杜淹作為偽鄭重臣,定為死罪,杜楚客請杜如晦向李世民求情,饒恕杜淹,杜如晦惱怒杜淹害死兄長,並未應允。

杜楚客悲慼哭泣道:“叔父已害死大哥,如今二哥又不肯營救叔父,我杜家竟要自相殘殺,何其悲痛”。

杜如晦終究是狠不下心,向李世民求情,赦免杜淹罪過。

只是沒有想到杜淹實在是無恥至極,李世民可以算是他的救命恩人,但是杜淹惱怒李世民攻滅鄭國,竟是投奔李建成,負責選官的房玄齡聞訊立即提前下手,徵辟杜淹為天策府兵曹參軍。

在楊文幹謀反後,李淵震怒,兩邊各打一棒,太子系貶謫王珪、韋挺等人,秦王系便將杜淹流放,

正是這個事給予杜淹政治資本,因為李淵認為是杜淹教唆李世民爭儲,李世民知道這並不是杜淹的罪過。

再後來李世民登儲後,召杜淹回朝,杜淹因“頂罪”之功,官拜御史大夫,統領三司之一的御史臺。

實際上杜淹這人才華卓絕,頗有識人之明,當年他交好的韋福嗣,後來官職內史舍人,若非捲入楊玄感之亂,定可拜相。

在原本軌跡上,杜淹最後擔任吏部尚書,先後舉薦數十人,其中頗多賢才,按道理來說,杜淹應該頗多讚譽才是,但偏偏相反,杜淹一片罵名,毫無美名。

因為杜淹不善交集,跟有救命之恩侄子杜如晦、杜楚客終生沒有往來,面對皇親國戚長孫無忌,杜淹也是與之交惡。

他身兼兩職,深受李世民信任。

身為御史大夫,本應以身作則,守身持正,但他兼任吏部尚書時,舉薦人才竟是收受賄賂。

想到關於杜淹的事蹟,高衝忽然明白,眼中一亮,點頭讚道:“阿耶,杜淹此人,善於鑽營,深諳帝王心意,真是高明啊”。

高君雅一愣,“此話怎講?”他只是單純看不慣杜淹人品而已。

“他想做孤臣”,高衝佩服的說道。

“孤臣?”高君雅一頓,繼而臉色變得有些沉重,“我明白了,那明天你更要直接彈劾張平高,不必給他御史臺留臉”。

“這是自然”,高衝點頭笑道。

《舊唐書》記載:“時淹任二職,而無清廉之譽,又素與無忌不協,為時論所譏”。

《新唐書》記載:“淹典二職,貴重於朝也,而亡清白名,獲譏當世”。

足以證明,杜淹完全是以“自汙”來獲取李世民重用。

對於杜淹,李世民只是把他當做一把刀,因為杜淹熟知歷代典制規章,頗有手段。

有一件事便可以證明李世民對於杜淹同樣厭惡。

杜淹舉薦刑部員外郎郅懷道,對李世民說道:“懷道在前隋擔任吏部主事時便有清名,當時隋煬帝下江都,百官附和,唯有懷道反對”。

李世民反問道:“那你的意見呢?”杜淹回答:“我同意去”。

李世民問道:“對待君主應該直言正諫,雖有冒犯也在所不顧,你既然認為郅懷道的意見正確,為何沒有進諫呢?”

杜淹跪地拜道:“臣人微言輕,即便進諫隋煬帝也不會採納,反而白白葬送性命,於事無補”。

李世民斥責道:“你既然認為君主無道,為何還在他的朝廷任職?既然已經做官,為何不願匡正君主過失?”

李世民繼續問道:“你在前隋人微言輕而不勸諫,在偽鄭深受世充信任,為何還不勸諫?”

杜淹道:“世充昏聵,我曾勸諫,但他不聽”。

“世充如果修德從善,自不會滅亡,他既然無道拒諫,你為何要在他的偽朝做官呢?”李世民再次斥責道。

杜淹惶恐不安,無言以對。

但是從此以後,杜淹反倒是官運亨通,官拜御史大夫,爵封安吉郡公,最後兼任吏部尚書,特許參議朝政,成為宰輔,死後追贈尚書右僕射,諡號為襄,極受榮寵。

現在既然已經分析出杜淹的立場,那高衝心裡便是知道後面如何行事了,抬頭看向高君雅,父子二人相視一笑。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