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第一臣 > 第五百一十九章 邊地有變

第五百一十九章 邊地有變 (第2/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魔獸要塞 紅樓之涵師兄來也 色淚 滿朝奸佞,你要我當千古一帝 冥王逼嫁:驅魔少女,Go! 紅樓後續 渡邪錄:翡翠夢境 太歲官婿 大唐第一臣 水滸大潑皮 北胤前傳 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 最強猛士之漢末崛起 布衣小書生 抗戰之扞衛者 大唐:從為李二批命開始 大唐:開局熊孩子,舉報親爹李二 三國之重生劉莽 宋吹 奇門現代錄

劉武周敗亡後,苑君廓割據朔州,依附於突厥,並招攬劉武周舊部高滿政。

高滿政,名卿,以字行世,出自渤海高氏,按照輩分便是高衝的族叔,高滿政在劉武周麾下便是統兵大將,劉武周死後隱匿不出,直到苑君廓割據朔州,招攬漢東王舊部,高滿政聞訊前往投奔。

苑高二人強強聯合,屢次侵犯州縣,李淵只得遣使招撫,高君雅同樣以渤海高氏族親的名義勸諫,高滿政終於醒悟,決心棄暗投明,對苑君章進言道:“盡殺突厥,以歸唐國”。

無奈苑君廓不肯聽從,高滿政收攏人心,於武德六年,起兵歸唐,苑君廓內外叛離,只得狼狽逃往突厥。

高滿政順利攻取朔州,獻地歸唐後,李淵對其大加褒獎,拜為朔州總管,爵封榮國公。

後來苑君章求援於頡利可汗,領兵進攻朔州,高滿政在臘河谷給予迎頭痛擊,唐軍大勝。

三個月後,不甘心的苑君章再次借兵,進攻馬邑,當時的馬邑守將是江夏郡公李高遷。

李高遷這廝畏懼突厥兵鋒,竟是棄城而逃,可憐的榮國公高滿政馳援馬邑,困守孤城,堅守半月後,其部下右虞侯率杜士遠反叛,殺死高滿政,開城投降突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滿政死後,由其長子高玄積繼承榮國公的爵位,次子高行淹後來授上柱國,然而二子僅靠高滿政餘蔭立足,一生沒有顯耀功績。

高滿政死後,迴歸大唐不久的朔州再次落入苑君章手中,只不過高滿政在劉武周舊部之中頗有威望,高滿政之死對於劉武周舊部打擊甚大。

並且苑君章麾下多是河東人和三晉人,這些生活在邊地的人,本就深受突厥人劫掠侵擾,現在見苑君章並非割據自立,而是全心全意依附於突厥,這些人紛紛脫離苑君章,或是退隱民間,或是南投大唐。

苑君章已有眾叛親離的跡象,驚駭不已,便請求歸附大唐,自請鎮守北地,名義上歸附大唐,實際上依舊是半獨立狀態,屬於聽調不聽宣。

這個時候大唐的江淮之地遍地烽火,兵力集中在江淮,討滅輔公祏之亂,李淵只得同意苑君廓,加封朔州總管,派遣使者元普前往朔州宣旨。

頡利可汗聞訊後大怒,同樣派遣使者質問苑君章,苑君章驚恐萬分,猶豫不決,北有突厥,南有大唐,任何一方都是他招惹不起的存在。

苑君章之子苑孝政頗通文史,聲淚俱下的進諫道:“父親大人既遣使歸唐,現又貳於頡利可汗,此乃自取滅亡,現今朔州糧草殆盡且人心離散,若不及時決斷,恐惹禍事,孝政實不忍見此慘禍”。

聽得兒子的話,苑君章覺得有道理,但是這時候部下郭子威反駁道:“我的故鄉恆安地勢顯要,城池堅固,突厥帶甲百萬,強盛無比,正應該依靠突厥汗國來左右天下局勢,實不宜棄王業不顧,束手而受制於人”。

恆安城不過邊地小城,殊不知大勢已去,繞是佔據長安、洛陽這等天下雄城也是於事無補,面對這等拙劣的計謀,苑君章竟是心動,拘捕唐使元普贈予突厥,以表忠心。

聽聞苑君章的舉動後,他的部下大驚,私底下紛紛咒罵,有人在布帛上血書:“不早日歸唐,父子誅滅”,然後在黑夜裡用石頭包裹著布帛扔進苑君章的家中。

苑孝政大驚,連夜出逃,但被苑君章派人追上,將其拘禁在家。

對於這其中的細節,高衝並不熟知,但是高衝依稀記得,苑君章此人,最終還是歸唐,這就是他勸諫李世民的原因。

對於初唐時期,李淵使用的政策,高衝還是比較認同,比如杜伏威、胡大恩、羅藝等人全部是賜予高官厚祿招撫的,如果真要發兵攻打,那真是費時費力,勞民傷財。

如果可以許之高官厚祿將其招撫,不用發動戰爭,那自是再好不過,一場戰爭的耗費遠勝於那些俸祿食邑,並且一封聖旨便可招撫,對於朝廷來說,更有利於提升威望。

聽得高衝的話,李世民沉默許久,終究是深吸一口氣,“他若誠心歸附,我自可接納,只是他這種人怎麼可能……”。

“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他這種人就是典型的投機者”。

高衝篤定的說道:“並且這種人的眼光很是毒辣,他知曉殿下威名,知曉天下大勢,殿下可以手書一封,分析厲害,相信他自有決斷”。

見李世民面露疑色,高衝繼續說道:“兩方對比,儘管現在突厥兵強馬壯,而我大唐民生凋敝,但是大唐君明臣賢,上下一心,自能迅速恢復國力。

反觀突厥,近年來,兵鋒愈盛,需知過剛易折,頡利突利叔侄二人性格有一點極其相似,那便是完全不把麾下部落的人當做人,只是當做任取任奪的奴隸,連年橫徵暴斂,歸附突厥的諸多部落已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種長期高壓剝削的環境下,勢必會有人反抗。

屆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偌大的突厥汗國看似強盛,實則分崩離析只在旦夕之間”。

一邊說著,高衝起身,只覺得義憤填膺,胸中火熱,脫去大氅,走向李世民身後的屏風。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