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孟氏反應過來,便是拉著李娘子驚問道:“所言當真?”
“鬼神斷不會欺瞞天子”,李娘子恭敬回道。
當李藝聽完孟氏複述後,同樣驚愕,遲疑問道:“李娘子,這、確定沒錯?”
“當年我在涿郡的話,可曾有錯?”李娘子反問道:“今日一早,見府上飛鳥盤旋,本以為必有橫禍,但不知為何,午時一過,便是因禍轉福,大王貴氣直衝霄漢,紫薇星動,應在東北幽燕之地,大王必等大位”。
“午時……”,李藝微微一愣,然後驚訝說道:“聖旨正是午時而來”。
“敢問旨意內容?”李娘子直接問道。
李藝也不避諱,直接明說。
李娘子聽罷便是嘆道:“午時,乃一天之轉折,亦是大王命途之轉折,大王若是接旨,束手就擒,當橫死京師,反之,則登臨大位”。
孟氏聞言轉憂為喜,“大王,這就是順你必須造反,才可以活命,還可以登基稱帝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混賬”,李藝頓時色變,“一州之地,萬餘兵力,如何造反?”
“當年你在涿郡不過小小的中郎將不也是造反,才得來這個王爵”,孟氏不以為然,“現在再造反一次,那就是做皇帝啊”。
見李藝臉色陰晴不定,孟氏看向李娘子,“李娘子你說說,該如何行事?”
“我……洩露天機太多,不可再言了”,話音落下,李娘子便是踉蹌暈倒在地。
她只能忽悠到這個地步了,至於接下來如何行事,如何行軍打仗,軍國大事,她一個女神棍一竅不通。
“來,來人,快服李娘子下去歇息,好生侍候”,孟氏見狀只得吩咐道。
“大王,你還在考慮什麼?”孟氏一把抓過桉桌上的聖旨,將其撕成粉碎,“再耽擱下去,我們全部橫死長安,造反的話才可以更進一步”。
李藝一驚,看到滿地碎片的聖旨,終於是下定決心,“李世民,你逼人太甚,休怪我不忠不義了”。
孟氏見狀頓時心花怒放,喜不自勝,“我就知道大王一定是真命天子”,現在的孟氏一門心思就是母儀天下,這四個字深深地印在她的腦海裡。
“你回後院,勿要聲張”,李藝見孟氏咋咋呼呼的模樣,皺眉訓斥道:“一切自有我來安排”。
“是,陛下”,孟氏掩嘴笑道。
“陛下……”,李藝呢喃一聲,便是面露喜色。
良久,李藝來到刺史府公廨下令,“本王將奉密敕還朝,傳令諸軍府,集結府兵,等候巡察使巡防,不得有誤”。
屬官聞言立刻下去傳令。
孟氏回到後院便是風風火火的尋來僕從侍女,“來人吶,速去趕製一身朱紗鈿釵禮衣來”。
侍女大驚,忙是勸道:“王妃,那、那將逾制,萬萬不可啊”。
鈿釵禮衣可是皇后的禮服啊。
“呸,賤婢,什麼逾制,很快就要用上了,還不快去”,孟氏大怒,啐罵道。
一眾侍女隨從聞言心中或是惶恐,或是驚喜,忙是下去準備。
安定城位於京畿之地,銜接著京城和隴西,地處交通要道,往來商隊絡繹不絕,東市裡很是繁華,人來人往,西域諸國的商品琳琅滿目。
“郎君,你又偷跑出來,今日課業沒完成,可當心阿郎責罰啊,咱還是回去吧”。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一個身材壯碩的少年揹著雙手,昂首闊步的逛街,身旁一名隨從苦著臉低聲下氣的勸道。
“怕個甚”,少年不以為意,“枯坐背書太乏味了,哪有角抵禦有意思”。
那隨從聽得角抵二字頓時眉飛色舞,毫不謙虛的恭維道:“那是,郎君你角抵那可是一等一的高手,這安定城裡能跟你較量的人恐怕也不多”。
路過的人聽得這話下意識的就想嗤笑,可是一看那少年膀大腰圓的壯碩身軀,更是錦衣華服,一看便是出身名門,頓時不敢出聲。
“阿姐你聽這人可真會誇口,不過跟我一般高,還說他角抵厲害”。
但偏偏有人不會在意這些,只聽得身旁一個嬌媚的女子掩嘴對著另外一個年長女子細細笑道。
“你說誰誇口?”少年兀自洋洋得意,聽得這話可就不願意了,瞪眼呵斥道。
“就是說你,誇口說大話,不怕閃了腰”,那女子平日裡在府上最受娘子疼愛,向來無法無天,怎會憷了這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