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沒醉,那你說說?”尉遲恭兀自爭辯,“這燕涇藝是何人?”
“你個夯貨,那是涇州刺史,燕郡王李藝”,程知節無奈說道。
尉遲恭瞪大眼睛,仔細一想,好像還真是,接著一拍腦袋便直接趴在桉桌上昏睡過去。
“不錯,正是李彥超,他當年入朝時便跟建成交好,當時擔任左翊衛大將軍,軍中將左多半出自東宮六率”,李世民沉聲說道。
李藝,本名羅藝,字彥超,其父是前隋左監門將軍羅榮,羅藝生性兇暴奸詐,剛愎偏激,從不講究仁義道德那一套。
偏偏羅藝武藝過人,勇武善戰,隨軍鎮壓各地起義,履立戰功,因功升任虎賁中郎將,後來從徵高句麗,羅藝駐軍北平,自此在幽州立足。
歸附大唐後,李淵冊封羅藝為燕郡王,賜姓李氏,納入宗籍,因李藝在幽州抵禦突厥頗有經驗,便奉旨還朝,擔任涇州刺史,拱衛京畿,只是李藝自從結識李建成後,便跟李建成往來密切,屬於建成黨的軍方首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正是因為李藝身份非同一般,李世民登儲至今已有數月,遲遲沒有去動他,但現在李建成最大的支持者廬江王已經領旨回京,那李藝也不能久留。
聽李世民說完之後,長孫無忌只是含笑看著他,李世民立即看過來,“輔機可是有想法?”
長孫無忌點點頭,撫摸著圓潤的肚腩笑道:“我還是受高攸之……舅舅的啟發,現已入冬,突厥將有異動,攸之舅舅的那個軍演就很不錯,殿下可派遣得力大將率軍巡防京畿各州,藉此便可兵不血刃的奪下涇州兵權”。
“輔機說的不錯”,高士廉捻鬚笑道:“高攸之已經給我們做出示範,效果顯著啊,這個軍演一動,即便某些人懷有二心也不敢妄動啊”。
程知節嘿嘿一笑,“要我說攸之兄弟壞得很,你把幽燕十餘州的府兵圍繞著幽州搞這個勞什子軍演,那誰敢動彈啊”。
房玄齡點頭讚道:“軍演不僅可以震懾不軌,更是可以有效的防禦突厥南侵,對內是震懾不軌,對外便是巡防邊境,宣示武力,突厥即便南下也需要慎重了”。
李世民聽得不停點頭,“我也是這個想法,便由敬德為巡防右使,出邠州,經寧州往北至慶州巡防,義貞為巡防左使,出岐州,經隴州到原州巡防,關中軍府,全力配合”。
眾人眼睛一亮,程知節伸出手指沾沾酒水,在桉桌上勾畫出簡易的關中地圖,嘖嘖有聲:“好傢伙,殿下你這是讓我跟大老黑兩個人一東一西,死死困住涇州啊”。
房玄齡眉頭微皺,遲疑說道:“殿下此舉,極有可能逼反李藝啊”。
李世民一頓,只聽得房玄齡繼續說道:“左右合圍涇州,自是穩妥,只是如此一來,李藝必定驚懼,若是將其逼反,關中興起兵禍,即便可以迅速平定,那也是影響惡劣”。
“玄齡說說你的想法”,李世民點頭說道。
“上策,無需刻意分出兩軍圍繞涇州左右巡防,一視同仁,對關中諸州全部巡察,可大大降低李藝防備之心。
中策,暗中調動諸州兵力,然後一封旨意,召其還朝,如若不從,便是抗旨不遵,繼而秉持大義,興兵問責。
下策,分出兩軍,左右巡防,夾擊涇州,逼其交出兵權”。
房玄齡斟酌言辭後便是緩緩說道。
李世民失笑道:“原來我的想法僅是下策,克明,你怎麼看?”
一邊打盹的杜如晦聞言睜開眼睛,正色說道:“當選上策”。
李世民立即點頭,“既然克明也如此想法,那便選用上策,我稍後便擬定人選,巡防關中諸州”。
程知節眨巴著大眼睛,好奇的瞅著再次閉目假寐的杜如晦,心底只是滴咕:杜克明知道上策是啥不?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