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可是的”,高衝突然收斂笑意,語重心長的寬慰道:“現在的大唐一片和諧,上下一心,百廢待興,蒸蒸日上,這樣不是很好嗎?”
“你、你這是自欺欺人啊”,崔敦禮吸口冷氣,有些不敢置信,“就不怕這紙包不住火?”
“火?”高衝嗤笑道:“不過螢螢之火罷了,太子自是有這個自信可以包住他,不,應該是捻熄他”。
“太子……”,聽到太子二字,崔敦禮頓時恍然大悟,一拍腦袋,“是我愚魯了,太子登儲,百廢待興,當以維穩為第一要務”。
高衝很是欣賞的點點頭。
“正是這個道理,不管他有無異心,太子豈能制不住李瑗。
正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我們將那顆尚未發育完成的野心扼殺於萌芽,這便是我們來幽州的目的”。
真正善戰者往往會規避戰爭,換而言之,比如:張將軍鎮守邊關,常年戰亂,共殲滅入侵之敵五萬;李將軍鎮守邊關,沒有殲滅一人,因為他在任時期外敵不敢入侵,沒有爆發戰爭,綜合對比,誰更厲害,毫無疑問是李將軍。
再比如:甲乙兩州同樣面臨大河,這條大河在雨季便會爆發洪災。
甲州刺史,在洪災發生後親率民眾搶險救災,抗洪有功,皇帝加官進爵,從而天下聞名;
而乙州刺史在雨季來臨之前便鞏固堤壩,疏通河道,結果洪水到來之後,因為準備充分,平安度過災害,並沒有產生重大影響,這個乙州刺史因此默默無聞。
真正善醫者往往並不會有很大名聲,頗有幾分高手在民間的意味。
古時扁鵲家族世代行醫,魏文王問扁鵲:“你們家的三兄弟都擅長醫術,誰的醫術最高明?”
扁鵲回道:“大哥醫術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不解其意,扁鵲解釋道:“大哥治病於發病之前,病人尚不知患病,大哥便將病情扼殺於誕生時期。
二哥在病情剛剛顯露的時候,僅用一劑藥便藥到病除,所以許多人認為二哥只是治療小病而已。
而我只會治療病入膏肓的病人,這個時候病人已經過病痛折磨,見我大費周章的醫治,便認為我的醫術最為高明,這就是我聞名天下的原因”。
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崔敦禮沉思良久,方才起身對著高衝深深一拜,“聽君一言,受益良多,崔敦禮受教了”。
“不至於”,高衝擺手笑道:“你此番鬥智鬥勇,完美完成差遣,回京後定可得到太子賞識,光大你崔氏二房,指日可待了”。
崔敦禮渾身一震,“高大使竟知我心願?”
“你我可是兩家姻親,我如何不瞭解”,高衝直說道:“何故如此見外,喚我表字即可”。
崔敦禮深受感動。
“打算什麼回京?”高衝問道。
“最好明日便走”,崔敦禮略一思索便回道。
高衝一怔,繼而點點頭,“早些回京覆命也好,承旨宣勞若是遷延日久亦是不妥,明日便當場提出來,李瑗返京宜早不宜遲,遲則生變”。
高衝可不會讓李瑗這廝久留幽州,以免暗地裡惹出什麼禍端來。
這也正是崔敦禮心裡的意思,他出來宣旨,按道理本就不該拖延這麼久。
“明日我送你”,高衝拍拍崔敦禮的肩頭笑道,言語間似乎已經就此確定了,至於李瑗的意見,那不重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明日他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