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驚,只見李元吉勐然衝去,一頭撞在甘露殿庭柱之上,鮮血四濺,腦漿崩裂,血肉模湖。
“四郎……”,李世民驚駭不已,上前抱住,高聲呼喊:“御醫,快傳御醫”。
高衝上前一看,便是搖搖頭,“陛下節哀,殿下節哀”。
李元吉本就悍勇,武力過人,心存死志的李元吉勐然衝撞在柱子上,力道甚大,直將腦袋撞裂,當場殞命。
李淵曾的站起身來,看著血肉模湖的李元吉,身子搖晃,悲呼一聲“三胡”便是暈厥過去。
眾人一陣手忙腳亂,不久李淵幽幽醒來,悲痛欲絕。
翌日,李淵下旨,追封李元吉為巢王,諡號為刺,以親王之禮下葬,以其長子李承業襲爵。
李元吉之死當真是出乎眾人意料,實際上並沒有人想要他的性命,即便他瘋癲如斯,口出惡言,但他依舊是聖人嫡子,李淵不會殺他,即便貶為庶人,終生監禁,也會賜予衣食,一生無憂。
至於李世民為求好名聲,更不會殺他,只會將他好好的供養著。
甚至還會時不時去探望,以表兄弟情誼,只是李元吉性子太過偏激,如他所說的那樣,母寧死,也不願意屈辱的圈養著。
李元吉之死對李淵的打擊很大,嫡子撞死在他的眼前,李淵惶惶數日後,出宮前去京畿土門縣穆皇后竇氏的陵前祭奠,而後巡幸岐州仁壽宮。
仁壽宮始建於前隋開皇十三年,由左僕射楊素總監,將作大匠宇文愷規劃設計,歷時兩年竣工,隋文帝前後六次避暑仁壽宮,李淵稱帝后,下旨修繕。
在原本軌跡上,貞觀五年,李世民下旨擴建,增築禁苑、武庫以及官署,並改名九成宮,並在此五次駐蹕,李治繼位後再次擴建,改名萬年宮,十幾年後李治來到萬年宮駐蹕,思念先帝,恢復原名九成宮,一直到唐文宗開成元年,九成宮毀於山洪。
李淵駐蹕於岐州仁壽宮,李建成囚居於坊州仁智宮,沒有李淵在長安掣肘,這下李世民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立即下旨進行人事調動。
第一個便是召四長史還朝,任命益州都督府長史高君雅為尚書左僕射,當朝次輔,僅次於尚書右僕射封德彝,任命幽州都督府長史宇文士及為中書令,任命幷州都督府長史高士廉為侍中,任命涼州都督府長史為雍州牧。
這四人因李世民而外放邊地的長史,最終在李世民掌權後全部獲得豐厚的回報。
有此五人執掌中樞三省,朝政不會亂。
然後李世民升任大理寺少卿高衝為大理寺卿,執掌大理寺,兼太子少詹事。
秦王府兵曹參軍杜淹為御史大夫,執掌御史臺,任命長孫無忌為吏部尚書,杜如晦為兵部尚書,任命中書舍人顏師古、劉林甫為中書侍郎。
任命秦王府左衛副率侯君集為左衛將軍,秦王府左虞候段志玄為驍衛將軍,前齊王府護軍薛萬徹為右領軍將軍,秦王府右內副率張公謹為左武侯將軍,右監門率長孫安業為右監門將軍,右內副率李客師為左領軍將軍……
至此,秦王府的成員全部升任要害部門,擔任實權要職,無論是軍政,亦或是政權,全部掌控在手中。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