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慶州寧州諸多軍民明裡暗裡支援楊文幹據城而守,試圖聲援李建成。
但現在李世民攜聖旨而來,明確表明楊文幹是反賊,附從者以謀逆論處,以秦王的赫赫兇名大軍壓境,料想那些人應該認真思考一下所作所為了,畢竟真正想造反的人少之又少。
關西是李唐的大本營,民眾對於大唐的歸屬感還是很強的。
說白了,慶寧二州的軍民只是想暗中聲援李建成,並無意造反。
大體方略定下後,李世民便命加速行軍。
坊州,仁智宮,出來避暑散心的李淵經過這一事件,興致全無,當即下旨回京。
因為有高衝的存在,喬公山尋到高衝舉報此事,高衝迅速接管物證並如實上奏,事態始終掌控在朝廷手中,並沒有像原本軌跡上一樣,事發突然,楊文幹毫無徵兆的起兵,奪取寧州,威逼坊州,逼得李淵連夜潛避鳳凰山,唯恐楊文幹突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李淵起駕回京,不知有意還是無意,竟是沒有提及李建成,可憐李建成依舊在任智宮外的營帳中囚禁。
夏日炎炎,營帳矮小憋悶,蚊蠅滋擾,這對於自幼生活優握的李建成來說,別提有多難受了,李建成生下來便是唐國公世子,長成後立為太子,堪稱是翩翩君子的典範。
如今囚居在這小小的營帳之中,耳邊響著嗡嗡的蚊蠅之聲,面前粗糙不堪的麥飯,甚至連身上的粗衣都將面板剮蹭得生疼,李建成心中大恨,漸漸的這個恨在心中生根發芽。
儘管李建成囚居玉蘭山營帳,但長安城中依舊是圍繞著他展開激烈的討論,維護嫡長正統的人並不在少數,新任中書令,密國公封倫便是其中之一。
封倫,字德彝,出身於渤海封氏,渤海封氏是跟高氏齊名的望族,封德彝的祖父封隆之官拜北齊尚書左僕射,其父封子繡官拜前隋通州刺史,世代官宦。
而且渤海封氏善於聯姻,封德彝的母親出身於范陽盧氏,妻子出身於弘農楊氏,封德彝本人學識過人,但是心思太過奸滑,一心鑽營權謀。
當年入仕為前隋越國公楊素的幕僚,便娶楊素的堂妹為妻,而後升任內史舍人。
楊廣巡幸江都,內史侍郎虞世基掌權,便取悅虞世基,狼狽為奸,直到宇文化及弒君奪權,封德彝再次投奔宇文化及,官拜內史令,終於拜相。
宇文化及敗亡後,封德彝投唐,李淵鄙夷其人品,斥責其諂媚不忠,罷官遣返,但是封德彝上了一封密奏,其內容不得而知,但李淵大喜,赦免其罪,官拜內史舍人,此後數次升遷,直至官拜中書令,爵封密國公。
但是封德彝還是有些才能的,當初李世民剿滅劉武周,平定河東後便揮師東進,征討王世充,諸多朝臣反對,唯有封德彝力挺,認為應該乘勝再戰。李淵同意。
當李世民在洛陽僵持不下時,朝臣建議撤軍,封德彝再次出面反對,認為王世充已經窮途末路,計窮力竭,應該一鼓作氣,徹底將其剷除。李淵再次同意。
突厥南侵太原,群臣建議獻禮議和,唯有封德彝認為突厥是喂不飽的豺狼,只要打贏了才能言和,否則突厥一定得寸進尺。李淵依舊同意
透過這三件事,儘管封德彝往年名聲不太好,但是在朝中足以站穩腳跟。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