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季輔雖是文士出身,但自幼勤學好武。
其兄高元道任汲縣縣令,反賊入侵汲縣,殺死高元道,高季輔大怒,手提橫刀,糾集人馬,入山剿匪,手刃殺兄仇人以祭奠亡兄,那個時候高季輔才二十出頭。
後來高季輔眼看大隋將亂,便跟隨格謙起兵,格謙兵敗後,投奔瓦崗繼續反隋。
由此可見,高季輔本就不是什麼心慈手軟之人,向來便是一言不合,提刀便砍,這樣的人物自不會顧及什麼罵名。
如換做其他主將,有人出面背鍋擔責,自是欣然應允,但李世民自不是那種人,聞言擺手笑道:“季輔多慮了,此計甚好,為剿滅賊軍,早日安定河北,別無他法”。
而後便是看向房玄齡:“玄齡,立即向陟州總管府行文,徵辟陟州戶曹參軍高馮為行軍司馬,即刻隨軍,從徵劉賊”。
對於這個命令,眾人亦是毫不意外,房玄齡應諾,高季輔自是拜謝。
行軍司馬乃是戰時臨時設定的官職,在三國時期叫軍師祭酒,晉時避諱改稱軍諮祭酒,在外出徵將帥多設此職,多由文士擔任,協助處理軍務,參與軍議。
李世民作為行軍元帥,受命征伐劉黑闥,使持節,自有權力征闢屬官,而這對於高季輔來說,亦是一個難得機會。
在陟州做戶曹參軍這類民政官員,極難做出政績,往往只有等到歲末考功時,才可以透過倉廩府庫、民戶稅賦的增長變化來評定政績。
這等掌民的政績哪有從軍征戰來的功績來的爽利,從軍征戰,若是勝利,那便是實打實的軍功,遠勝於苦哈哈的民政功績。
“高司馬,營中尚有輔兵民夫共計萬人,我全部給你,你前去洺水上游築堰截流,只待時機一到,便決堰放水”,李世民看向高季輔正色說道。
高季輔聞言眼中閃著興奮之色,大聲應諾,“卑職必不辱命”,那挺立的身軀和鏗然言辭全盤不像是文士。
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高季輔鬥志昂揚,陟州那些民戶農桑的繁雜那是一刻也不願多想了。
正當眾將信心滿滿之際,營門斥候急急來報:稟大王,營門口來了一個孩子,自稱程名振之子,求見大王。
李世民一驚,急忙說道:“快帶進來”,而後疑惑問道:“聽說程縣令的家小失陷在永年城了……”。
不多時,士卒領著一個衣衫襤褸的孩童入帳,眾人看去,只見這個孩子約摸六七歲的年紀,頭髮蓬亂,衣不蔽體,活生生一個小乞丐打扮。
但眾人皆是看得出來這小孩並非乞丐,因為這小孩雖然外觀狼狽,但身子很是壯實,面對眾人聚目打量,亦是沒有畏懼。
“你、你是大唐秦王?”小孩看起來有些哆嗦,看看上首端坐的李世民有些遲疑的問道。
“我正是秦王李世民”,李世民點點頭,認真看著這孩子,眼中帶著幾分欣賞,“你是程名振的兒子?”
“我叫程務挺,見過大王,我阿耶就是程名振,大王,我阿耶在哪裡?快快去救我阿婆和阿孃,他們被抓了”。
小男孩有些寒冷,縮著身子,見眼前這人真是秦王李世民,到底不過是個孩子,當即便是撐不住,帶著哭腔喊道。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