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你領河東馬軍自後營而出,迂迴南坡之後,未有命令,不得出戰”。李世民看向張士貴說道。
張士貴應諾。
“叔寶,你部馬軍隨時待命,賊軍但有異動,我親率輕騎迎擊”,李世民繼續下令道。
聽得李世民要親自出戰,房玄齡張張嘴亦是並未勸阻。
“弘基,你身體恢復得如何,可能一戰?”李世民看向一旁坐著的劉弘基問道。
劉弘基聞言曾的起身,對著胸膛砰砰就是兩拳,很是積極的說道:“大王放心,末將已經痊癒,殺賊毫不腿軟”,生怕李世民讓他繼續歇息一樣。
眾將聞言皆是大笑,原來劉弘基再隨軍出洛陽後便是染上滯下,俗稱痢疾,直拉得腿軟腰痠,數次交戰,皆因身體緣故不得出戰,劉弘基心中亦是憋屈。
“好”,李世民點頭說道:“那弘基便令步軍,待我輕騎突擊之後,你便尋機全軍壓上”。
這個尋機二字用得極其重要,需要在最恰當的時候出擊,劉弘基早在晉陽時便跟李世民“出則連騎、入同臥起”,關係親近,李世民相信劉弘基一定能抓住戰機,這是對二人配合的信任。
最後,李世民派出兩路信使,一路前往洺水城李世積處,一路前往趙州李藝處,命其二人加派斥候,一旦洺水戰起,迅速出擊。
如此正奇相合,只要劉黑闥耐不住糧盡之憂,率先動兵的話,必定陷入絕境之中。
軍令一下,各軍迅速調動,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翌日,唐軍再到一批糧草,李世民在批閱接受公文的時候,看見押糧官的名字時不由得一頓,當即召此人入帳。
“下官陟州總管府戶曹參軍高馮見過大王”,進帳之人正是高季輔。
“季輔此行辛苦了,坐”,李世民點點頭笑道,
“謝大王,分內之責,不敢言苦”,高季輔聞言躬身道謝後便是坐在下首。
高季輔與李厚德、劉德威、賈潤甫等人投唐後,因功授予陟州總管府戶曹參軍一職,掌陟州總管府轄內數州的、農桑等事務,陟州乃是中州,位列正七品,官階雖是不高,但職權甚大,極其重要。
陟州治所修武縣,便在洺水以南一百餘里,李世民在此駐兵,徵調周邊諸州糧草,陟州便在其中,而高季輔作為戶曹參軍,徵集押運糧草便是其分內之事。
李世民知道高季輔乃是渤海高氏出身,論輩分更是高衝的同宗族兄,如今皆知高衝乃是秦王府的嫡系出身,位列十九學士之首,更何況高衝之父乃是宰輔高君雅,因此在李世民看來,渤海高氏的出身便格外顯眼。
“陟州庶務繁雜,季輔亦是勞累了,既然到這一趟,便歇息一日,明日再回不遲”,李世民甚是和煦的笑道。
高季輔雖是疑惑,但亦是應著,他不過掌管民戶農桑的左官,晚歸幾日亦是無事。
當夜,李世民於帳中設宴,竟特意召高季輔入帳,在座之人,唯有高季輔官階最低,但高季輔亦是面色澹然,從容應對。
當李世民頗帶著幾分自得的意味說出軍中部署後,便是盯著高季輔笑問道:“久聞季輔大才,攸之亦與本王提過數次,不知季輔以為本王之部署可有疏漏之處?”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