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的策略毫無疑問是非常正確的,城東北三十里處的金墉城尚有李密強敵,現在李世民從西邊而來,若是出城迎擊李世民,那李密定是從後方抓住機會,一個不慎便是一敗塗地。
而東都洛陽城高牆厚,兵精糧足,王世充很有自信,由他統帥全軍,固守堅城,堅守一年半載,絕對不成問題,畢竟百萬人建造的天下第一雄城並非虛言。
但往往計劃是好的,卻是趕不上變化,在聽得李世民一路高歌勐進,僅僅數日便攻取熊耳,威逼宜陽時,有些人便是坐不住了。
如元文都、盧楚、郭文懿等人具都是隋庭死忠,即便當初被李密打得狼狽不堪,亦是沒有投降之心,如今聽得李世民已經攻取河南郡數縣,這些隋廷忠臣哪裡能夠坐得住。
一時間,爭吵不休,王世充勢僅有出身西涼的段達與其交好,王世充無奈之下,只得命段達領軍五萬,出洛陽西門,往宜陽而去,阻擊李世民。
“段兄切記,以固守為要”,王世充盯著段達苦口婆心的叮囑道,“李世民雖是年輕,但其麾下亦是不乏智士勇將,且領軍十萬,雙倍於你,切不可出城交戰,唯恐中伏。
李世民勞師遠征,耗糧無數,只要固守宜陽,阻礙其東進之勢,時日一久,待其糧盡,即可不戰自退,屆時便是大功一件”。
段達聽得直點頭,“行滿王世充字行滿)放心,某家征戰二十餘年,又豈會不如那乳臭未乾的李世民小兒”,說罷便是拍著胸脯離去。
“放心?”王世充看著段達昂首闊步而去,有些失神,“這讓我如何放心?”
可憐王世充,勢單力薄,其實郭文懿、趙長文等人具都是謹慎之人,用兵老成,比段達更適合去阻擊李世民,但奈何那幾人與他王世充並不是一條心。
王世充好不容易藉著楊廣的一封聖旨收攏了兵權,如今是絕計不可能輕易防手,若讓那幾人掌控兵馬,王世充將是寢食難安,唯有段達,儘管莽撞點,但對他王世充卻是忠心耿耿。
段達雄赳赳,氣昂昂的領著五萬軍士出城向西而去。
領兵之將氣勢洶洶,其麾下士卒亦是氣勢如虹,一路急行,當晚便是駐軍宜陽城。
宜陽城南臨錦屏山、北臨洛水,乃是戰國時期韓國的都城,自從韓武子建都後,歷朝歷代多有修繕,其地勢開闊,交通便利,乃是洛陽西大門,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東漢光武帝曾在此一舉擊潰赤眉軍十餘萬人,穩定戰局;
南北朝時期,東西兩魏對宜陽城更是展開了長達十六年的拉鋸戰;
北齊和北周兩國亦是在宜陽城鏖戰數載,爭奪此城。
這座洛水邊的城池,數百年來發生的戰爭不計其數,現在,隨著段達的駐軍,宜陽城風雨欲來。
而就在段達駐軍宜陽城的當夜,西南一百餘里之外的熊耳城,李世民亦是收到了訊息。
是夜,中軍大帳,燈火通明。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