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收?”薛氏一驚,“乃我孃家族侄,他怎會在此”。
話音落下,管家便領著一名身材瘦削的年輕人入內,那年輕人臉色蒼白,見得高君雅便是拜倒:“薛收見過燕國公,求燕國公看姻親之份上,請太醫救治我母,薛收感激不盡”。
而後看見一旁的薛氏,頓時潸然淚下,“小侄薛收拜見姑母”。
高君雅忙是扶起,“伯褒切莫心急,我已遣人去請太醫了”。
“伯褒快快起來”,薛氏一臉心疼,忙是問道:“你怎在長安?你阿孃身子到底怎麼了?”
薛收聞言起身,整理儀態,忙是向高君雅拜謝,而後直說道:“我自河東而來,本打算投奔好友房玄齡,來長安方才得知房玄齡已隨大軍去了扶風。
入冬後天氣咋冷,母親本就體弱多病,加上舟車勞頓,竟是一病不起,遍尋長安名醫,皆是束手無策,萬般無奈,想起姑母一家便在長安,方才厚顏求助”。
“伯褒這是說的什麼話?你我本就是一家人,何故如何生份,來了長安便應來我這裡才是”,薛氏聽得淚眼婆娑,直埋怨道:“你阿孃現在何處?”
“現在城東醫館”。
“還不快快接來府上”,薛氏催促道,“郎君你快派人一同去將王家姐姐接來,我也好日夜照料”。
高君雅忙不迭應著,薛氏感激涕零。
薛收乃是前司隸大夫薛道衡之子,而薛道衡便是薛氏的族兄,同出一房。
薛道衡其人才華橫溢,歷仕北齊、北周、隋朝,與李德林、盧思道齊名,並稱為文壇領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楊廣繼位後,任命薛道衡為秘書監,專職文學,但薛道衡不齒於楊廣的為人,寫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頌》,不讚本朝皇帝,卻歌頌先帝,楊廣勃然大怒,對大臣蘇威說:“道衡至美先朝,此《魚藻》之義也”。
《魚藻》是《詩經》中的一篇,按照《詩序》來講,此詩是透過歌頌周武王來諷刺周幽王,簡單說,便是頌古貶今,薛道衡有沒有這個意思不得而知,但從此楊廣卻是記恨上了薛道衡。
時任司隸刺史的房彥謙,也就是房玄齡之父,與薛道衡乃是至交好友,察覺到了楊廣對薛道衡的歹意,就勸薛道衡閉門謝客,以求自保。
但薛道衡文人風骨,豈會畏懼,繼續在公眾場合對楊廣冷嘲熱諷,而後來薛道衡的死也跟高家有些關係。
高熲為相執政二十年,竭誠盡職,功績卓著,被譽為“真宰相”。卻被楊廣賜死,對此薛道衡這等正派人士甚是氣憤。
有一次,朝臣討論一項新令,爭論不已,遲遲不能決定,薛道衡便說道:“向使高熲不死,令決當久行”,盡顯文人風骨。
楊廣得知這句話後怒不可遏,高熲支援太子楊勇,乃是他楊廣的死敵,薛道衡公然歌頌高熲,楊廣豈能容忍,於是將薛道衡收押入獄,薛道衡鐵骨錚錚,豈會甘心受辱,於獄中自盡。
文壇領袖薛道衡之死,天下稱冤。
喜歡大唐第一臣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