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地方分離思想,對於中央政府是抗拒的,也是英格蘭歷史上始終沒有中央集權的緣故。
不像法國,在波旁王朝路易十四時代,國王就進行了中央集權,王權達到了鼎盛。
中央不強,國王自然就沒有權利。
像法國,只要巴黎失手,那麼整個國家易幟的可能性極大。
為什麼美國是聯邦制政體,就是因為他們繼承了英國的地方分離思想,沒有一個國王作為統治的核心,來粘合。
現代英國也是如此,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以及威爾士,都是靠王室作為粘合劑,他們共同尊從溫莎王室為共同統治者,而王室將權利授予議會,議會將它們強行聯合在一起。
沒有了溫莎王室,英國四分五裂也不遠了,這就是英國王室至今存在的秘密。
扯遠了,按照規定,每郡篩選後,只有十人會獲取考試資格,能去倫敦參加考試。
三十九郡,再加上倫敦的話,整個英格蘭總共有會有四百人來參加錄取考試,倫敦輕鬆了不少。
當然,為了獲取更多的人才,也是因為這個時代國家認可成份不深,偉大的國王陛下允許除了英格蘭以外的人士,可以參加倫敦的篩選考試,爭奪那十人名額。
“嘿!伊頓,怎麼了?”放下簾子,他剛坐下,一馬車的人都伸頭過來,興趣盎然的問道。
“沒什麼,一群修路工罷了,小事情!”
伊頓抬起頭,年輕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輕聲說道。
“哦!我還以為有什麼熱鬧看呢?可惜了!”
一旁,一個少年嘟囔了一句,看臉蛋,比他還要稚嫩,聽說才十六歲,就過了篩選,他家的門檻,被說親人都踏破了。
這樣的年輕人,將來的仕途不可限量,受到眾人的追捧。
“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們都是為了去倫敦參加考試的,安全第一!這樣事情不要再問了,還是考試要緊,大家能不能考上還要另說!”
旁邊,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擺了擺手,用老氣橫秋的語氣說道,然後就背靠馬車,不再言語。
“話不能這麼說,像威廉這樣年輕的天才,去了倫敦肯定能考上!”話音剛落,一旁就有一個男子不認可起來,他指著十六歲的少年,奉承的說道。
名叫威廉的少年聽到此話,畢竟年紀不大,臉上一瞬間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然後立馬就收斂起來,連稱不敢。
馬車內的其餘人,也跟著奉承起來,一時間,整個馬車的氣氛為之一變。
“哼——”那個三十歲的男人,總歸是成熟穩重,臉上露出一份不岔後,閉上眼睛,不再理會。
伊頓看著眼前的這場戲劇,他冷眼旁觀,沒有絲毫的興趣摻和進去,他是去倫敦考試當官的,其他的一律不感興趣。
對於這些人,在他看來,透過的可能性極小。
畢竟,四百人中,錄取的名額才四十人,錄取率只有十分之一。
喜歡我的大不列顛帝國請大家收藏:()我的大不列顛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