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是!”亞歷山大猶豫了一下,覺得國王陛下這樣太過於嚴厲了,竟然牽連家屬,不過一想起這是一起天主教徒叛亂,這樣的處罰比較而言還算輕的了。
亞歷山大騎士心裡對於那些暴民的行為感到憐憫,這不是找死嗎?
彎下腰,對著站立在前方的國王行禮,之後悄悄地選擇離開。
愛德華此時卻也在琢磨著對於東北部的叛亂鎮壓後,如何處理,是不是也要全部遷移到愛爾蘭,進行殖民擴張,擴大英格蘭的統治範圍。
如此一來,加上西部的天主教徒們,以及家屬,那麼,總人數就會超過十萬了。
而要知道,目前英格蘭和威爾士才三百萬人,佔據他統治下人口的三十分之一了,這可不是一筆小數字。
而且,這筆錢肯定不是中央出的,他們可沒錢,只能由王室來出。
有人說,可以將他們全部貶為農奴呀!
可是,英格蘭在十四世紀,名義上就廢除了農奴制,貴族們也被迫放棄了大部分農奴,司法權轉交了給王室。
所以,除了王室和一些大貴族們還保留些許農奴外,英格蘭出現了一個新的階層——租地農,也就是佃戶。
如此將這麼多人貶為農奴的話,有悖於英格蘭的傳統,是不被人們認可的。
“算了,等勝利了再說吧!我這算操的什麼心呀!”
忽然,愛德華髮現自己都在瞎想,戰爭都還沒勝利,至少還有一兩個月,目前來說不著急。
而此時,諾維奇城,這個目前英格蘭第二大城市,英格蘭的紡織和皮革中心,卻不再屬於愛德華國王的手裡,一群暴民佔據了這裡,而他們的首領羅伯特.凱特與其他的首領,將市中心的諾維奇大教堂當作會議中心。
作為信徒,在歐洲,哪怕新教和天主教衝突再大,也沒有人敢毀壞教堂了,更何況這些反對圈地的暴民了。
所以,在與教堂的教士們“商議”了一番,迫於無奈,教堂的主教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借出一些房間給這些暴民。
而從小生活在教堂的教士,亞齊今年才十四歲,青澀的臉上充滿著對於這些暴民的不滿。
早上,在去做禱告的路上,經過那些被佔據的房間時,臉上露出憤恨的表情,飽受教育的他,難得的輕輕地‘呸’了一聲,握緊拳頭,快步離去。
看守房門的卻臉上露出無奈和憤怒的表情,對於這樣的事情無可奈何。
在亞齊看來,這群暴民們懶惰無為,好吃懶做,全家一無所有,不想著找工作過日子,反而在失去工作後,卻發起叛亂,還敢褻瀆上帝的聖地,是無可原諒。
這不是他一個如此看待,亞齊的看法代表著大部分英格蘭民眾的看法,他們認為這群失地的農民是因為懶惰的原因才貧窮的,不是因為圈地。
喜歡我的大不列顛帝國請大家收藏:()我的大不列顛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