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月末,求票,求訂閱
《第二公禱書》被皇家委員會送去了議會稽核。
首先是下議院。對於下議院來說,只要不是與徵稅有關的,通通二話不說就同意。
上議院就也是如此,貴族和高階教士們可不敢違背國王的命令,提案也順利透過。
於是,在1549年的九月五日,樞密院就以國王的名義頒佈這道宗教法案,勒令所有的教堂和修道院都要遵循。
到了這個地步,愛德華又怎麼會放棄這個一個賺錢的好機會。
他要求屬於王室的印刷廠必須在一個星期內,將新的公禱書印刷出來,而且是一萬本。
當然,由於紙質精美,錯字少,所以新的公禱書售價僅僅只要五英鎊。
沒錯,它只要五英鎊,比以往的動則上十,甚至上百英鎊的聖經相比,的確是小兒科。
這樣公道的價格也在那些農村地區的小教堂承受之內,雖然教會的教產被消除了不少,但是幾百年的積累,買點書還是有的。
一萬本,也就是五萬英鎊,而每本書的成本不到一先令,也就說,總成本才五百英鎊,那麼利潤就有四萬九千五百英鎊,真賺錢。
“是的,陛下,全部銷售出去後,剩下的還會陸陸續續地銷售一批,最後總利潤會在八萬英鎊左右,畢竟貴族和紳士們一定會買一本的!”
站到愛德華面前的這位中年人,他是一個印刷廠的總經理,在工廠被愛德華收購以後,他就成為了王室印刷廠的總經理。
他的年紀大約在三十多歲,面板乾裂,頭髮微卷,泛著枯黃色的味道,深藍色的眼珠,抿著嘴唇,弓著腰,目光中帶著喜悅。
“是嗎?這的確是一個好主意,那你就繼續加印,五千本左右!”
看著眼前這位提出意見的經理,愛德華心裡感覺有些滿意,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經理還是不錯的!
“陛下,我懇請您允許印刷廠和造紙廠繼續擴張,目前的產量已經無法滿足到來的訂單!”
作為印刷廠的總經理,威爾遜當然希望自己手底下的工廠更加強大,讓國王陛下更加看重自己。
看著國王陛下投來的探尋目光,威爾遜微微低著頭,嘴角翹了起來。
“陛下,由於我們生產的紙光滑細膩,潔白無瑕,所以,來自羅馬的以及德意志地區,甚至是法國都將訂單拋向我們,光是生產聖經,每月達到了萬本之多,更勿論其他書籍了!”
“印刷廠還可以趕的上,造紙廠卻難以跟隨,所以我希望陛下您允許擴大造紙廠的規模。”
對於眼前這位印刷廠的經理的提議,愛德華卻得好好想一想。
在1450年,德意志人古騰堡在美因茨城的工廠中發明了哥特體拉丁文金屬活字印刷技術。
但是在1462年,美因茨發生動亂,工廠在戰火中被毀,印刷工流落到德意志各地,將古滕堡改進的金屬活字印刷術散播到歐洲各地。
所以這個時代,歐洲的印刷術甚至比當時的明朝還要先進,但是造紙卻與中國難以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