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玄不屑的扯了扯嘴角,朝他敷衍的拱拱手,話都懶得說又坐了回去。
見周海寬面露尷尬,周千尋出來打圓場,“海寬哥哥,他人就這樣!你快給我說說,三年前你不是和周家大管家一起來的,怎麼你沒回去?”
周千尋依稀記得,周海寬雖姓周卻只是京城周家家奴後代,他的親叔叔周鶴是周家大管家,深受周家當家人周西平的器重與信任。
當年也是周鶴受周西平所託,千里迢迢來到漳州鄭縣,邀請周昭明一家重回京城周家,認祖歸宗。
“三年前,我與叔叔離開鄭縣後,就遵照老太爺的指示在漳州城中開起了這家‘毓成齋’。鋪子走上正軌後,叔叔便將鋪子交由我來打理,自己回了京城。”周海寬道。
周千尋讚道:“海寬哥哥已獨擋一面,以後還請多多指點千尋!”
“指點?”周海寬疑惑。
周千尋笑起,“我家鄭縣的鋪子關了,家裡人也都搬進城中。就尋思著在安華街上再開家店面。今兒我就是來探探路。”
“五姑娘不是已嫁入王府,怎麼還能經營生意?”
在漳州待久了,經營的又是女人們的生意,閒言碎語自然聽得多。周海寬也在店中接待過豫王府的三位夫人,知道王府規矩多,夫人們每月逢五才能出府,聽到周千尋還能幫孃家人經營鋪子,他不由有些驚訝。
“大盛律法也沒哪條規定,女子嫁人後就不能開店做生意吧?”周千尋道。
容玄冷笑一聲,插嘴道:“王爺同意了?”
“當然同意了!不然,我能在安華街閒逛嗎?”周千尋瞥他一眼道。
容玄不由多看周千尋幾眼,王爺還真是縱容她,府中其她妾室一個月出門的次數屈指可數,她卻能大張旗鼓的籌備開店做生意。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而一旁周海寬想起,在店中千金貴女間的閒聊,豫王爺對四夫人周千尋寵愛至極,也不是以訛傳訛。但作為生意人的周海寬,卻比深閨婦人想的更深。
或許,是豫王爺自己想在商場上玩一玩,不好出面就將商女出身的周千尋推了出來。
打著豫王爺的旗號將店開出來,就算賣的是垃圾,城中權貴也會巴巴地雙手將銀子送上。
在京城,這是皇親國戚與高官們,慣用的斂財手段,周海寬早已覺得是稀疏平常之事。
他對周千尋笑道:“老太爺早就說,想在城中再開一家‘毓成齋’。不若我書信一封,讓老太爺直接將這家店鋪交給你們來經營!”
周海寬眼眸中泛著狡黠,周家人做生意有個傳統,無論是在何處開店,都要與當地的執政者打好關係。就像在京城,毓成齋幾乎是皇室宮服的專屬織造,周西平也經常是京城高官的座上賓。
漳州開店三年,前知府秦漢易就被周海寬用金銀珠寶餵養的服服帖帖,給了許多生意上的便利。秦漢易倒臺後,周海寬也去接觸過王錦晨,他不似秦漢易貪腐,謹小慎微,從不與他們這些生意人多說半句。
如今,豫王爺成為漳州的執政者,攀上週千尋便是攀上了他,對毓成齋的發展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再者,老太爺周西平一直希望周昭明一脈能認祖歸宗,若是他們能經營一家毓成齋,不也是算圓了老太爺的心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周海寬盤算得很好,鄭縣周家的情況他很清楚,那間半死不活的小鋪子想必也沒掙下幾個錢,能接受一家現成的鋪子,況且是名號響噹噹的“毓成齋”,到手裡就能掙錢,鄭縣周家是沒有理由拒絕的。
“海寬哥哥的好意,尋兒心領了!”周千尋十分抱歉的對周海寬笑了笑,“周家鋪子雖不能與毓成齋想比,但也是尋兒奶奶大半輩子的心血。咱們在鄭縣經營時,也掙了些錢財,足夠再在漳州城中再開一家!”
“啊?”
周海寬微怔,周千尋毫不猶豫的拒絕確實意外,但很快他就恢復常態,一笑道:“五姑娘,咱們都是一家人。況且你的爺爺是老太爺的親弟弟,毓成齋本就是你們的,何須再另開一家鋪子?”
“海寬哥哥,你知道當年我奶奶為何要開一家綢緞鋪子嗎?”周千尋黑亮的眼眸中閃爍出幽深的光澤。
周海寬怔了怔,想起那位拿著掃帚將叔叔與他趕出來的老太太,他心中就發怵。
明明日子過得一貧如洗,卻對唾手可得的富貴避如蛇蠍,那位老太太的倔強與固執到現在都令周海寬記憶猶新。
見他半天不語,周千尋淺笑盈盈,“奶奶就是要讓京城周家人看看,離了他們,自己照樣能活下去。”
“這麼多年,老太太都心結未消。”話既然說到這兒,周海寬便直言道:“兩位長輩的恩怨我也略知一二,而我家老太爺卻也是真心悔過。海寬也想代老太爺問一句,老太太究竟怎樣才能消了氣,讓你們這房認祖歸宗。”
想起奶奶每次說起京城周家時決絕的恨意,周千尋覺得她不是不能原諒周西平,而是不想原諒他。畢竟當年,周西平將他們母子趕出周家,就是再將他們逼上絕路。
喜歡王爺的胖妾是商女請大家收藏:()王爺的胖妾是商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