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某些時候,兩萌娃突然搖他的筆桿,字跡才會歪歪扭扭。
“商總裁,你有沒有關注微博上東瀛對‘一朵浪花’的分析啊?”
一位設計師跑過來。
商雅一臉困『惑』。
完全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
現在閒著也是閒著,就拿出手機。
檢視了一下。
過了沒多久,便連連冷笑。
她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商雅氣呼呼的將螢幕轉到秦淮面前。
秦淮瞥了兩眼,面無表情的抬起眼簾,『露』出一縷不屑。
真是一個不知悔改且不知廉恥的國家。
這通篇看似無懈可擊,但在秦淮眼裡,卻是漏洞百出。
為了針對秦淮,而強行牽強附會。
秦淮接過手機,開始用一指禪打字。
【對於《神奈川衝浪裡》,我來科普一下罷:
葛飾北齋本身就是一箇中國『迷』畫家。
喜歡《西遊記》和《水滸傳》。
因為喜歡,故而為這些小說繪製了大量『插』圖,印成《繪本西遊記》、《新編水滸畫傳》。
在此過程中,葛飾北齋不斷吸收古今中國畫中的藝術長處,在中國畫技法的造詣上,日漸成熟。
創作《神奈川衝浪裡》前,葛飾北齋已經學習中國畫六十年。
深受中國畫影響。
……
至於浪花元素,東瀛認為是葛飾北齋的原創?
呵呵。
南宋四大家之一馬遠現存有幾張浪花圖,我們不妨瞭解瞭解。
第一張是《雲舒浪卷》。
第二張是《黃河逆流》。
第三張是《層波疊浪》。
我將圖貼在下面。
自己對比一下,就會發現:
《神奈川衝浪裡》的浪花是不是和這三幅畫中的浪花一模一樣?
無論是浪花的尖端,還是浪花的神韻,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是不是?
葛飾北齋的這幅《神奈川衝浪裡》確實在西方聞名遐邇,甚至影響到了梵高。
但葛飾北齋為什麼只有這一幅與南宋大家馬遠作品神似的作品在國際上拿得出手,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心裡沒數嗎?
東瀛的邏輯也是搞笑。
只准葛飾北齋在我國的老祖宗身上高仿,不准我這個本國人在自己老祖宗身上找靈感?
……
另外在隨便科普兩句:
東瀛所洋洋得意的百鬼夜行,其中有極大一部分來自於我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