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
對於這疊創意圖稿,秦淮沒有一張看得上眼的,隨意的扔在一邊。
“這些設計師傳統文化的底蘊不足。我需要以中華文化為尊的思想。先給他們系統的培訓一下罷,再給他們定一些書單,必須全部看完。到時候,才能真真正正的進行創意設計。”
秦淮撇撇嘴,漫不經心的丟掉這些爛紙。
還不如昨晚他靈光一閃的創意呢。
想到昨晚的創意,秦淮站起身來,揉揉雅的粉嫩臉蛋,跟商雅明瞭一聲,就鑽入工作廳。
開始雕刻模型。
秦淮這一次要採用失蠟法鍛造。
採用純粹的技藝,來創造一件作品。
無模可控融銅鍛造法,隨機成分居多,失蠟法則不然,失蠟法精確度極高,就連航空航的精密零件,都要採用失蠟法來鍛造。
這種技藝的精確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從無模可控融銅鍛造法繞來一圈,秦淮對失蠟法又升起一絲愛不釋手,或許這就是喜新厭舊罷?
呵。男人!
但秦淮非常興奮。
他在很早以前,就在秦省博物館看到了這一座錯金銅博山爐,印象深刻。
儘管沒有焚香。
但秦淮可以腦補出雲煙自錯金銅博山爐嫋嫋升起的景象,宛如一座海山仙山,充滿著仙氣飄蕩的意境。
錯金銅博山爐在腦海中旋轉。
秦淮亦在緩緩剝落手中的黃蠟,一雕一刻,勾勒出博山爐的形狀。
錯金銅博山爐。
一九八六年於豫省出土。
高二百六十毫米,足徑九十七毫米。器型似豆形,蓋肖博山,通體錯金。
座把呈透雕三龍出水狀。
龍首承託爐盤。
爐盤裝飾以錯金流雲紋。
盤上部鑄出峻峭起伏的山巒,山間神獸出沒、虎豹奔走,猴蹲踞在高層峰巒或騎在獸身上,獵人巡獵于山石間。
二三株樹點綴其間,刻劃出了一幅秀麗山景和生動的狩獵場面。
整體來看,宛如傳中的海上仙山。
博山爐,因此而得名。
這些資料秦淮瞭然於胸,甚至是倒背如流。
沒有辦法,秦淮就是如此刻苦。
他一向認為,只有見識過萬水千山,胸中才會有丘壑橫生。
記下錯金銅博山爐的詳細畫面,只不過是萬水千山中的一部分。
這麼多東西有機的整合在腦海鄭
其實秦淮不需要努力創新,也能成為名師了。
但那並非秦淮的追求。
他沉溺在雕刻中,時不時用指腹擦一擦碎屑,似乎在用手指的溫度,去感受一塊蠟料的形態,一塊蠟料的重量,以及將自己的心跳,烙印在其鄭
一刀。
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