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怕被某些人帶節奏嗎?
然而秦淮好像一副有恃無恐的模樣,淡定安然:
“相比於西方繪畫的視覺衝擊力,國畫十分含蓄,門檻頗高,如果說西方繪畫可以一見鍾情,那麼國家則是日久生情,越品越有意境。
而且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西方繪畫日漸難懂,不正是國畫曾經走過的發展規矩嗎?”
“好像真的是這樣!”
臺下的學生眼前一亮,秦淮的這個理論,貌似無可辯駁。
翻開藝術史,便會發現,西方藝術發展直到十四世紀還停滯不前。
當他們征服了自然,開始安定之後,才開始文藝復興。
而他們由寫實具象走向抽象、走向把個體融入自然……這一條路,中華家早已走了整整兩千年。
所以到底要革新什麼呢?
“當然,學一些和我們截然不同的立體構圖還是可以的,中華民族一向包容。
但要說用西方的藝術理念改革國畫,把國畫的精髓改得面目全非,抱歉,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秦淮觀點鮮明,一點兒也不含糊。
他生活的年代和一百年前截然不同,故而態度也與前人天差地別。
就好像曾經伏爾泰在著作中寫道:中國的政治體系是世界上最完備的體系。
然而伏爾泰之後,西方迅速崛起,中華沒落,這套政體在其它思想家的著作中就成了最黑暗的體系,被貶得一文不值。
同理,今天有人自豪的說:聯合國報告書最薄的一本就是中國的。
這是自豪自信。
但一百年前,許多有識之士認為必須廢除漢字,只有使用英文才能救國。
拳頭即是真理這句話完全正確。
秦淮回頭看了一眼黑板,他要講的東西都差不多了。
“說這麼多,其實就是想告訴各位,文化自信不能丟,但也請睜開眼睛看世界,今天我們可以學習世界各地的優秀文化。
愛默生曾經在《論藝術》一書中說過:‘儘管我們要到全世界尋找美,但你必須身上帶著美,否則你就找不到美。’
所以不管未來你們將走到哪個國度,走到世界的哪一座山,你們‘身上帶著的美’其實就是中華家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積澱,請務必將這份積澱……自信滿滿的保管好!”
秦淮表情凝肅,一字一頓,鏗鏘有力。
聽得這話,學生們面有感動。
“你們身上帶著的美,其實就是中華家五千年來的傳統文化積澱。”
這句話真好啊。
學生們一臉遐想,他們看到講臺上的秦淮身上粲然發光,那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可卻莫名耀眼的風采。
喜歡技藝天王請大家收藏:()技藝天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